巧用AI 解決投資痛點 嘉實資訊創辦人李政霖

嘉實資訊創辦人兼總經理李政霖帶領公司走過逾20個年頭,要為國內程式化交易投資人「解決投資痛點」,運用AI率領團隊迎向全新商機。圖/本報資料照片
嘉實資訊創辦人兼總經理李政霖帶領公司走過逾20個年頭,要為國內程式化交易投資人「解決投資痛點」,運用AI率領團隊迎向全新商機。圖/本報資料照片

AI大時代崛起,程式化交易蔚為風潮,投資人從過去的人為主觀交易,逐漸跨度到透過程式語言讓電腦自動下單,在興櫃掛牌的嘉實資訊,1999年網路泡沫之際成立挺過風暴後,如今迎來AI盛世,創辦人兼總經理李政霖帶領公司走過逾20個年頭,要為國內程式化交易投資人「解決投資痛點」,運用AI率領團隊迎向全新商機。

回顧李政霖早期職涯,可謂十足的「斜槓青年」,雖是台大經濟系畢業,但他起初卻沒想過投入財經領域,滿腦子想的就是要「書生報國」做記者,故在畢業後隨即報考了政大新聞研究所,沒想到卻因本科經濟學沒考好而意外落榜,只好摸摸鼻子進了澳商西太平洋銀行擔任外匯交易員,所幸遇上中國時報擴編,讓他終於入行一圓「記者夢」。

從財經領域「轉行」當起曾經憧憬的記者,但李政霖並不滿足於現狀,三年後,恰逢荷商荷興(ING)集團來台開行,他又重返外匯交易「老本行」,隨後在1994年在友人引薦之下,再轉到元大投顧當研究員,隨後陸續擔任元大投信、投顧研究部及元大證券自營部經理等工作,「媒體人」投入證券領域,一時間角色完全轉換。

他回憶,當時元大有個「ANA系統」,客戶能在分公司的電腦查詢到研究報告。「在當時沒有internet的時代可以做到這樣,很威吧!」李政霖笑說。事實上,「閱讀研究報告」這類以現代眼光看來稀鬆平常的小事,當時可要耗費不少心力,而1999年適逢網際網路崛起,讓他萌生「可以把這些服務都改成在網路上提供」的想法,也演變為成立嘉實資訊的初衷。

廣告

李政霖交友廣闊,還擅長從過去工作場域中尋找好戰友,他先透過時報的同事找到八個台大資工系校友組隊,再延攬過去他在元大時期的老闆王貞海擔任董事長,各路菁英集結,於1999年成立嘉實資訊,創業之路就此展開。

嘉實資訊成立前十年走得跌跌撞撞,直到XQ全球贏家2005年上市才讓獲利有了顯著進展,也讓李政霖深刻感受到「公司的核心價值」,就是「去了解投資人需要什麼」,而這也是後續嘉實投入量化交易的關鍵。

嘉實2023年再推出「XQ量化積木」,讓投資人可透過點擊欄位的方式,完成客製化交易策略。

挺過網路崛起的時代,嘉實資訊又要再向AI世代發起挑戰,早在2019年就籌組了一個「AI team」,採取「精兵主義」,團隊只有5位對程式及投資面都專精的工程師,主要負責新產品的開發。

李政霖透露,繼XQ量化積木推出後,近期又有新升級版本準備上市。 此外,LLM已躍居全球雲端訓練新戰場,嘉實採用其所推出的「美股法說會逐字稿轉換成摘要」功能也已上線,目前更在全力開發「AI分析師」功能。李政霖指出,屆時客戶就能透過在XQ上原有資料,生成一篇基本、技術、籌碼面兼備的分析報告,甚至達成目標價估算,投資人所需資料皆能一目了然。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遠端商機+蘋果訂單 創惟11月自結獲利 年增226%
惠譽看人民幣 明年貶至6.7元
第三代半導體 黃金陣容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