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陸電動車歐盟市占 節節下滑

【時報-台北電】中國電動車出海,卻遭逢歐盟課徵電動車關稅、對新興市場出口大減,以及價格戰等多重因素影響,導致11月中國電動車出口額降至2022年7月以來低點。此外,該月以比亞迪為首的中國電動車品牌在歐註冊量來看,在當地市占率僅有7.4%,創下八個月以來最低。

歐盟自10月31日起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在既有10%關稅基礎上,再加徵最高35.3%的額外關稅,儘管歐盟強調對替代解決方案持開放態度,雙邊亦隨即展開新一輪談判,據傳可能的方案之一是訂定中國電動車最低售價,防止中國政府補貼影響市場。但11月仍傳出磋商卡關,歐盟官員透露談判尚未明朗。

綜合外媒報導,銷往歐洲的中國電動車表現隨即遭到衝擊,汽車研究機構Dataforce數據顯示,11月比亞迪、上汽集團旗下的MG等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在歐洲電動車註冊總量中僅占有7.4%,低於10月的8.2%,同時創3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在價格戰影響下,中國整體市場出口額也遭拖累。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1月中國電動車出口額為15.8億美元,年減42%,創下自2022年7月的14億美元以來最差表現;整體出口量則年減19%。歐盟方面,11月中國對歐盟的電動車出口額年減36%;出口量下降23%。

香港南華早報引述美國威廉米特大學經濟系教授梁燕表示,歐盟目前約占中國電動車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關稅政策因而成為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

對於歐美國家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等產品產能過剩的指控,中國駐歐盟使團公使彭剛於當地時間23日在歐洲媒體「歐盟動態」發表文章指出,濫用「產能過剩」概念,既不符合客觀事實,亦有違市場經濟規律。目前全球綠色領域的產能是相對不足的,仍需大幅提升,還遠遠談不上「過剩」。(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楊晴安/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