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探搜-展望Q2匯市 主要貨幣趨向盤整

展望第二季,主要貨幣的匯率將趨於盤整走勢,因為愈來愈多央行的貨幣政策與美國聯準會(Fed)趨於一致,在利率正常化的過程將升息幅度降為25個基點;美元指數(DXY)將介於100至110區間震盪。

由於Fed放緩升息步調,DXY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從113下跌至102。其後受惠於較市場預期強勁的美國就業和通膨數據,DXY從2023年2月底的低點回升至104至106較高的區間,這使得Fed可以表達今年將維持較高利率的立場。

星展集團預期,美國區域銀行與歐洲銀行業危機可望不再擴散,Fed於5月將再升息25個基點。另一方面,市場也需留意美國債務上限的問題;Fed主席鮑爾警告,美國的債務違約將對美元儲備貨幣的地位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也警告,這可能導致「經濟和金融市場崩潰」。

在G10國際主要貨幣中,本文從加幣(CAD)、歐元(EUR)和離岸人民幣(CNY)三個貨幣兌美元的在第二季的可能變動,加以分析:

■加拿大央行率先暫停升息

美元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期間的下跌和2023年2月至3月的回升,加幣持穩於1.32至1.39的區間,但這種情況在2023年第二季將有所改變,Fed可能5月繼續升息。相反的,加拿大央行於3月成為第一個暫停升息的主要央行,採取觀望的態度,藉以評估過去一年425個基點的升息對產出和價格的影響。

加國央行如市場預期維持利率於4.5%,並預期2023年中通膨將降至3%(接近2%的目標)。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在2022年6月升至8.1%的高點後,在2023年1月降至5.9%。加拿大的六大銀行也為信貸損失提撥了準備金,藉以預防消費者支出和固定投資疲軟導致經濟陷入衰退。儘管美、加的貨幣政策分歧,仍無法排除美元兌加幣恐回到1.40之上,接近2015年以來介於1.20至1.45區間的上緣。

廣告

■歐元兌美元回升到1.10

2022年11月到2023年2月,由於貨幣政策分歧,歐元開始從平價回升至1.10。儘管Fed和歐洲央行(ECB)2022年12月將升息幅度從75個基點降至50個基點,但2月ECB並未進一步將升息幅度降至25個基點,仍然升息50個基點,並於3月再升息50個基點。

歐元區經濟在去年第四季勉強躲過了陷入衰退,全球風險偏好在中國重新開放後也逐漸獲得改善。歐元區經常帳在經歷了八個月的逆差後在2022年11月終於轉為盈餘,這是支持歐元的另一個因素。然而,在2023年2月,美國數據意外強勁,Fed可能繼續升息的預期使局勢逆轉。與此同時,ECB與Fed之間的分歧在3月逐漸明顯。第二季,ECB可能隨Fed將升息幅度降至25個基點,並在決定未來行動方針時變得更加依賴數據。

最終,Fed和ECB的政策終將會趨一致,DXY和權重最大的歐元波動度也可望趨於穩定。星展集團預估,歐元兌美元匯率於1.00至1.10的區間震盪。

■美國投資人降低人民幣部位

至於人民幣部分,由於流入中國大陸的資金減少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一度升至接近7。美中緊張關係在美國擊落中國氣球後加劇。中國也警告美國的行動有可能引發衝突。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投資人很可能會保持謹慎,2022年以來持續低配人民幣債券。

儘管市場對中國2023年約5%的保守成長目標有些失望,但考慮到疫情限制措施的放寬和全國人大會議對不動產行業的政策支持,星展集團預期中國經濟成長可能較預期的強勁。中國的信貸成長在1月至2月期間也表現強勁,為復甦的前景帶來了良好的預兆。儘管美元走強可能會導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略微升至7元之上,但考慮到中國經濟成長前景的改善,人民幣的表現仍可望優於其他亞洲貨幣。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股基金夯 19檔淨值破百元
投信拚作帳 五檔最愛買
中鋼明年元月、Q1內銷開平低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