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景氣寒冬來襲 日韓經濟吹冷風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在產量以及新訂單減少情況稍微改善下,au Jibun Bank日本12月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明顯較10月以及11月成長並來到49.6點,是3個月以來最高,不過還是在分水嶺50以下,且已連續6個月都沒超過50點。

至於在生產的分項指數中,也是連續第4個月在下滑,但比11月要好。日本製造業者表示,新訂單國內外接單狀況不佳,是生產類指數下跌的主因。事實上,新訂單已連續第19個月萎縮,尤其是半導體方面的產品。

不過,日本12月就業市場擴大,走出11月的困境,且是4月以來最高。受訪的日企指出,擔心未來人力短缺先做好準備,故僱用較多的員工。日本製造商表示,對前景還是有信心,預估新產品的推出還有加大產能,業務可望同步擴大。

在原物料以及勞動力成本雙雙上漲下,投入生產成本的增幅是8月以來最大。同時,日圓走貶更是把通膨推升。為了把多出的製造費用給分擔出去,日的轉嫁價格是5個月以來最大。

在最新的韓國經濟數據方面,當地政府指出,因出口疲弱加上韓企信心減少,11月工業生產的減少程度超乎預期,跌至3個月新低。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若跟10月比,月減0.7%。不過,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年增0.1%。

上個月期間,因為美國川普揚言上台後要大課關稅,還有韓國輸美與輸中的出口量都下降,故韓國出口成長力道是14個月以來最小。另外,韓國12月的商業信心指數也跌到4年多以來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