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陸阿茲海默症藥市大 藥廠兵家必爭之地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報導,日本衛采製藥(Eisai)計畫在2024下半年,向1500位中國大陸民眾提供具突破性的阿茲海默症藥物Leqembi。隨著診斷方式的精進修正,2025年可望有更多人會用此藥物治療。

衛采指出,到時候預計將推出更為便捷的血液檢測方式,或將有助於自己在中國大陸1700萬位有早期症狀患者中的滲透率。全世界老年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大陸,是衛采治療阿茲海默症最重要的國家之一,因此,Leqembi藥物在大陸市場的潛力無窮。

美國藥廠禮來(Eli Lilly)也正在研發一種叫做Donanemab,另種也是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禮來表示,已遞件申請希望Donanemab能獲中國大陸批准。同時,除中國大陸外,在台灣、韓國以及歐盟等,有1,500位志願者正在進行禮來的人體實驗。

可以把β澱粉樣蛋白(Beta-amyloid)的這種有毒蛋白質,從病患大腦中移除的Leqembi,是第1個被證實可以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中國大陸已在今年元月核准使用。

衛采與美國的合作藥廠百健(Biogen),已在美國與日本推行Leqembi治療法,目前這種藥物正接受歐洲的檢驗。臨床試驗證明,每個月注射兩次Leqembi,可以讓得到阿茲海默症的初期病患減少27%惡化程度。

大陸廣東醫科大學(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認為,中國大陸目前對阿茲海默症的治療方式成效有限,衛采的試驗結果給患者很大的希望。衛采預估,將於9月開始在大陸使用Leqembi,一直到2025年3月時,中國大陸的投藥人數可望來到1,500名,但人數可能因初期診斷結果而有不同。

廣告

衛采指出,使用Leqembi的人數可能會在2025年激增,因為屆時將導入血液檢測法,快速評估β澱粉樣蛋白是否異常,以取代現行耗時較久的PET造影法,或是腰椎穿刺檢驗法。

花旗表示,如果只要用血液測試的方法,就可判斷是否得到阿茲海默症,相信會有更多人願意去檢驗。預估Leqembi藥物在日本和美國以外的銷售額,會在2030年來到巔峰,達1,260億日圓,換算下來差不多是10.8億美元。

中國大陸首本精神病學專業醫學期刊BMJ General Psychiatry所發表的2022年中國阿茲海默症報告,這個亞洲最大經濟體的早期診斷以及治療比例還是偏低,也就是說當地醫療專家與大眾對這種疾病的認知有限。

不過,中國大陸一直在提升自己的醫學影像技術。在中國大陸販售影像器材的西門子醫療設備(Siemens Healthineers)表示,過去4年以來,大陸的分子影像(molecular imaging)業務大增至少45%。

根據了解,衛采的Leqembi治療法一開始只會用在一般民間,自費價格每年需花20萬人民幣,約28,180美元,要比美國貴2,000美元左右。待評估後,可能會申請納入大陸公保。一旦進入中央政府健保項目,治療費用有機會大幅降價44%至61%之間。

曾經提供專業意見給衛采與百健的南加大(USC)認為,中國大陸對阿茲海默症早期發現的測試與治療還是不夠,連較大的城市都是這樣,在偏遠的農村地區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