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陸國門大開 國際原油價勁揚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周一國際原油價格大漲,美元下跌,以及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重啟國門提振了燃油需求前景,並緩解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擔憂。

目前美國西德州期油價格上漲1.28美元或1.74%,報每桶75.05美元。倫敦布蘭特期油漲1.29美元或1.64%,報每桶79.86美元。

美國上周五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顯示去年12月就業增長意外強勁、失業率下滑至3.5%,但平均時薪上漲的速度放緩,使市場看好聯準會的升息動作可望變得不那麼激進,金融市場強勢表態,而美元大幅走低。

對於持有其他貨幣的投資人而言,美元走軟,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就變得較具吸引力。

上周五美元指數尾盤重挫1.09%,報103.9,創下3周以來最大跌幅。紐約期油上周五小漲10美分或0.13%,收在每桶73.77美元,終止連續兩天的跌勢。倫敦布蘭特期油收跌12美分或0.15%,收在每桶78.57美元,連跌第3天。但上周兩款期油合約均大跌逾8%,創下一個月來周線最大跌幅,亦創下2016年以來同期(新年首周)最大跌幅。

Phillip Futures大宗商品部門資深經理Avtar Sandu表示,中國重新開放經濟,以及聯準會可能放緩政策緊縮力道,有利於原油需求復甦,因此油價從上周的大跌中反彈。

自新冠疫情爆發這3年以來,中國在1月8日周日首度重新打開國門,取消了入境強制核酸檢測與集中隔離措施。北京當局上周表示,今年其國內春運人流估將突破20億人次,幾乎較去年同期暴增1倍,並將回復到2019年疫情爆發之前的7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