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蓋茲:基金會將在死後20年內關閉

【時報-台北電】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以夫妻兩人名義成立慈善基金會已近20年,致力消滅人類重大疾病,但也引來過度干預開發中國家衛生政策的批評。蓋茲近日接受半島電視台專訪時透露,打算讓基金會在他與妻子梅琳達皆逝世後的20年內關閉,盼屆時多數問題已能迎刃而解。

蓋茲夫婦2000年共同創辦「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迄今捐款超過500億美元,是全球財力最雄厚的私人基金會,以加強全球醫療、教育及打擊貧窮為主要宗旨。蓋茲基金會透過強化疫苗接種,協助拯救逾1億兒童的性命。

蓋茲日前造訪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與出席非洲聯盟(AU)峰會的元首會面,話題圍繞在非洲醫療問題。

蓋茲接受半島電視台採訪表示,他一開始就投身全球醫療事業,當時注意到全球有數十萬孩童死於腹瀉,大多集中在非洲國家,其實這些小生命只要施打疫苗就能獲救。蓋茲希望他的基金會,能協助減少甚至根除肺結核、愛滋病、瘧疾等疾病。

蓋茲指出:「對付重大疾病與推行疫苗接種,是我們的優先要務,我們在這方面有深厚的專業素養,幾十年後,我們應可讓瘧疾等要命疾病幾乎絕跡。只要提出效果驚人的醫療解決方案,就能促進教育與繁榮。」

不過蓋茲基金會還是引發一些爭議,遭批評過度干預開發中世界的衛生政策。也有人質疑基金會的龐大資源,真正投入赤貧國家醫療體系的有限,多半是爆發重大疫情時作為救急之用,而這些公共衛生災難多是政治沉痾所引發。

對此蓋茲的回應是,等到政府能靠自己撐起醫療體系提供服務,基金會就不再提供援助,但現階段仍有國家辦不到。(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