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美股簡直完美! 專家:小心這顆「未爆彈」

【時報-台北電】隨著美股擺脫升息陰霾並創下6月來表現最佳的一周,操盤手又開始相信一切就是那麼完美,但美股前景真的如此燦爛嗎?有專家提出了巨大的隱憂。

這一年多來,美國企業界高層一直擔心飆升的利率恐將徹底摧毀公司獲利、使股價承壓,並扼殺投資,但標普500指數在經歷低迷的8月行情後,剛剛創下了6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股票操盤手也再度將借貸成本創下20多年來新高的悲情拋諸腦後。這樣的轉變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利息支出雖然攀升,但仍接近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如果利率居高不下,股票和信貸投資人勢必將感受到企業再融資的痛苦,但根據彭博對過去這4個季度的財報所做的分析,目前企業的狀況良好,獲利能力仍足以應付利息支出。

BI資深分析師表示,有很多關於淨利息支出和債務持續增加的討論,但考量到利息保障倍數(Interest Coverage Ratio)在2022年底的起頭如此強勁,這些不斷攀升的費用要一段時間才會成為麻煩。

利息保障倍數是衡量一家公司支付利息能力的指標,數值越大意味著公司的償債能力越好,對債權人的保障也越高。

標普500指數周線上漲2.5%,那斯達克100指數周線更大漲3.67%,因數據顯示從通膨率、就業和薪資增長乃至於消費者信心降溫等各方面都顯示聯準會正在打贏這場抗通膨戰役,且儘管經歷過去一年多來的暴力升息,但美國經濟仍然強韌,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降低。

排除金融與房地產業的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其淨利息支出除以息稅前獲利得出的數值如果越小,顯示企業有足夠的獲利支付近期的利息支出。好消息是,儘管現在該數值上升至8.05,但仍然接近2009年以來的歷史低點。

廣告

這主要是因為美國企業受益於過去10年來利率跌到了歷史低點。根據彭博所做的分析,在追蹤投資級公司債的指數中,約三分之一的債務到期日為10年或更長時間。

許多美國人也享受著低利率的好處,其車貸和房貸等債務都鎖定了較低的利率。美國有超過40%的抵押貸款源自於2020年或2021年,當時的借貸成本處於歷史低點。此外,紐約聯準銀行的數據顯示,約89%的消費者債務並不受利率波動影響。

B.Riley Wealth首席市場策略師Art Hogan表示,貨幣政策似乎沒有造成重大影響,它沒有對企業造成重大影響的原因,顯然是企業善用了低利率和長期限的債務。

美銀日前出具報告指出,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第二季獲利比市場預期高出3%,各類股的利潤也大多優於市場預期。此外,對公司今年業績表現的預期已經回穩、預測從下修轉為上修,且全球修正比率也來到了有利於多頭的位置,換句話說,企業獲利可能已在第二季觸底。

不過,痛苦可能不是消失不見了,而是延後到來。聯準會資本市場經濟學家Michael Smolyansky曾在6月發表一篇論文,他表示,在推動股市上漲方面,廉價融資發揮了巨大作用。在截至2019年的20年間,稅率下降加上利息支出減少,對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獲利增長的貢獻超過40%。但反過來看,也就不難想像獲利與股價前景會有多黯淡。利率大幅低於2019年水準的空間非常有限,更別說,隨著通膨攀升,利率從那時起已經大幅提高。

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Arone表示,大多數企業在過去15年間能鎖定在歷史低點的利率,所以現在能在不必承擔太多風險的情況下獲得更具競爭力的報酬率,這對經濟、企業獲利和消費者都有利,但最終現實可能反咬一口。他表示,現在市場的想法是「當企業們必須再融資時,聯準會將會降息,且利率會跌得更低」,而我沒那麼有把握。這是一個風險,但這可能不是一個現在會面臨的風險,至少還要過個幾季才可能發生。(編輯:柯婉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