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日研討新能源政策 脫核大不易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產業專家4日表示,日本在明年新的能源政策中,要倡議使用更多的核電,特別是在需求成長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下,要有穩定的電力供應。

2011年福島核災後,日本大幅減少對核電的依賴,並增加傳統化石燃料使用量,因為要生產日本70%所需之電力。同時,日本還計畫最晚在2050年之前,要把碳排減至淨零標準。

因俄烏交戰,2022年煤炭與天然氣價格飆升,加上供應又中斷,日本政府希望多加利用核能,以及風能跟太陽能,以確保有穩定的能源。日本是全球第2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以及動力煤主要買家,任何朝向核電發展的政策,都將打擊依靠化石燃料的出口國,像是澳洲、卡達、美國和印尼等。

英國能源調研單位Wood Mackenzie認為,現在的重點已經不再是碳排放,而是要能源安全(energy security)。屬於國家安全一部分的能源安全,對日本來說一直很重要,現在更是如此。因為日本缺乏液化天然氣,價格不便宜的液化天然氣供應不足,給日本帶來不少挑戰。

日本每3年會修訂一次新能源政策,研討會已於5月開始。這是自日相岸田文雄在2022年首度轉變國家立場支持核電以來,第1次的修正會。日本學者表示,辯論該政策的小組成員絕大多數都是支持核電的,新政策可能包括建造新的核子反應爐。

日本最大的核能經營業者關西電力(Kansai Electric Power)指出,希望能大量利用核電,以實現能源安全與脫離用碳。另外,更換和建造新的核子反應爐,可滿足不斷成長的電力需求。

廣告

日本政府表示,晶圓廠與資料中心不斷興建之下,最慢在2050年之前,日本的發電量應該還要再增加50%。市場認為,因監管要求、大眾反對、成本過高、地震因素,以及興建時間過長,利用核電滿足不斷成長的電力需求,可能會有挑戰性。

因日本核電廠當地居民的抵制,以及監管機關對重啟現有核子反應爐的速度過慢,日本應該無法實現2030年核電目標,只會完成15%而已。就算在2050年之前,想要增加新的核電容量也蠻困難的,依經驗來說,建造核電廠需要幾10年的時間。

Wood Mackenzie表示,火力發電可填補供應不足的缺口,但卻與日本政府想最晚在2030年之前,要把燃煤和液化天然氣的發電量減至39%的目標相左。核電變得比較緩不濟急,因為重啟需要獲得當地的同意,煤炭和天然氣就會趁勢而起。

日本在修訂能源政策的同時,設定2035年或之後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並在明年初制定2040年的脫碳策略。加速再生能源成長和減少化石燃料發電,將有助於實現這些綠色目標並減少成本。

能源專家認為,過去兩年,日本經濟受到化石燃料價格大漲的嚴重打擊。日本應該就如何逐步淘汰未減排的燃煤電廠,制定淘汰時刻表。利用再生能源能讓日本國內能源生產符合國家利益,有助於提升以脫碳為主的日本企業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