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太空中心 赴陽明交大徵才

國家太空中心參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2023 Open House校園徵才活動,期許更多青年學子加入太空產業。圖/謝易晏
國家太空中心參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2023 Open House校園徵才活動,期許更多青年學子加入太空產業。圖/謝易晏

上個月在陽明交大舉辦的Open House企業徵才活動,赫見國家太空中心的攤位,這是國家太空中心首次到陽明交大─這個培育半導體人才的大學─尋覓人才。從過去到現在,陽明交大的徵才活動吸引包含台積電、聯發科、立積電等業者。陽明交大職發組組長蔡欣怡表示,今年國家太空中心設攤,是對學校培育太空人才的肯定。

國家太空中心太空技術應用處陳維鈞處長表示,改制為行政法人後,國家太空中心未來3年將再招募300人,而太空科技研發幾乎囊括所有理工學門的知識;技術之外,還需要投入教育、產業、法制、國際合作等層面。需要的人才包含火箭工程師、衛星工程師,還有法律、政治、企劃推廣、新創育成、商業企管等各專業領域人才都是需要的人才。

近年全球太空產業蓬勃發展,而台灣具備半導體、精密機械、通訊等雄厚的產業技術,這些都是進軍太空產業堅實的後盾。

隨著低軌通訊衛星技術愈趨成熟,台灣除了切入地面設備外,如果能將原本商業或工業規格再進一步升級、經過太空驗證後,也有機會做出太空級元件組裝於衛星本體。

台灣的太空產業鏈雖然起步晚,但去年陽明交大學生福狐火箭隊(Formosan Fox)在「美國太空港盃」火箭工程競賽獲得佳績。陽明交大與成功大學火箭團隊,去年7月先後在屏東旭海成功發射火箭,顯示台灣在這個領域不僅有青年躍躍欲試,也有極大發展潛力。

太空科技是科技、經濟、工業的綜合體現,台灣挾著晶片與半導體晶圓優勢,並非完全沒有機會朝向自製火箭衛星發展。陽明交大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陳慶耀教授表示,台灣在單一元件設計具有強項,但偏偏火箭發射升空、衛星在太空中運行,需要的是無數元件與不同領域的合作。如果台灣真的要朝向太空發展,這是首要克服的難題。相信在產官學研的戮力推動下,在不久的未來,台灣能在太空產業找到自己的利基點。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鋼明年元月、Q1內銷開平低盤
台驊:明年H1海運賣方獨大
台光電建新廠 擬發可轉債籌資3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