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SCFI連十跌 主要航線全下挫
【時報-台北電】貨櫃海運鏈生波,在疫情、通膨、俄烏戰爭籠罩下,上海SCFI出口貨櫃運價指數連續十周走跌,市場開始關注二大議題發展,一是貨出不來,大陸防疫清零措施干擾這個世界工廠的產銷節奏;二是通膨急升排擠需求,歐美終端購買力出現減弱跡象,兩者是近憂還是遠慮,成為決定運價的關鍵密碼。
據上海SCFI出口貨櫃運價指數25日最新一周報價,SCFI指數續跌2.34%至4,434.07點,來到近七個月新低,且主要航線全面修正,歐洲線下跌3%、地中海線下跌1.62%、美西線下跌0.79%、美東線下跌1.22%,均創波段低點。
其中,遠東到美西線連三跌,每40呎櫃運價跌破8,000美元至7,960美元,下跌63美元、跌幅0.79%,反映塞港狀況緩和。遠東到美東線每40呎櫃箱運價10,504美元,下跌130美元、周跌1.22%,創4個月來新低;歐洲線連九跌至6,593美元,累計二個月跌掉近15%。
年漲幅仍達七成
但相較去年同期行情,SCFI綜合指數仍上漲逾72%,美東線、美西線運價仍然是翻倍增,漲幅分別逾117%、100%,歐洲線漲幅逾76.19%。跟去年運價呈現連續拉漲的行情不同,今年市場則是在高位震盪。
多家船公司、貨代業者表示,市場供需決定運價,隨著疫情趨緩、歐美國家解封,消費趨勢開始由商品轉向服務,加上通膨壓力陸續反映在物價上,歐美需求端似有放緩,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
在供給端,大陸疫情連環爆,清零政策影響長三角、珠三角等多地工廠生產與出貨,像是深圳雖解封,但陸運仍有困難,加上原物料大漲,也讓廠商產銷計畫傾向保守,原船公司預期出貨量自3月下旬逐漸增加,但目前看來向後遞延,估計還要觀察一到兩周,反映在近月現貨市場運價持續下修,原本多家船公司4月運價漲價計畫有喊卡。
還有烏俄戰爭持續,也造成貨主觀望氣氛濃厚,加上能源、穀物短缺助長通膨,歐洲終端消費減弱,反映在歐洲線運價本周跌幅擴大。
接下來,隨著疫情趨緩,供應鏈瓶頸逐漸緩解,但美西碼頭工會談判預計4月登場,恐再次造成塞港嚴峻,都讓第二季海運市況詭譎難測。
業界不看淡後市
整體來看,多數業界人士認為,接下來貨櫃海運市場仍將供不應求,即便處在第一季淡季,運價仍在歷史相對高點震盪整理,預料進入第二季,廠商出貨需求漸強,運價可望獲得支撐,甚或向上。
相較大陸運價調幅波動大,目前台灣運價相對持穩,出口到美西運價1萬美元上下,美東線1.5萬美元上下,歐洲線1.1萬~1.2萬美元。(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邱莉玲/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