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5月外銷訂單優預期 拚逐季增

【時報-台北電】經濟部20日公布最新外銷數據。5月外銷訂單488.9億美元、年增7%,優於預期,主因高效能運算、AI及雲端產業等需求擴增,帶動資通訊產品同創新高,加上下游客戶回補庫存、部分原物料價格上漲,預估外銷訂單將恢復逐季往上成長的走勢。

據統計,5月外銷訂單較上月增加17.9億美元;累計1到5月外銷訂單2,293億美元,年增2.2%;經濟部並預估,6月外銷訂單金額將落在490億~510億美元間,年增10.9%~15.4%。

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于玲指出,有兩項因素帶動外銷訂單好表現,一是隨著客戶回補庫存、AI需求帶動的效果,反映在資通訊產品上的數據優於預期;另一方面,塑膠石化產業也出現兩項成長力道,一來客戶回補庫存力道相對明顯,二為原物料價格的上漲,例如化學產品主要受到石油價格影響,部分產品也受到帶動,如塑膠製品的相對訂單表現因此得到支撐。

進一步觀察貨品的類別,受惠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熱絡,支撐了資通訊及電子產品接單成長,分別為年增11.4%及9.2%;光學器材則因大尺寸電視面板價格續漲,帶動面板接單增加,光學鏡頭接單也出現成長,都是年增達到7%、較預期表現更佳原因。

在傳統貨品方面,化學品及塑橡膠製品因下游客戶回補庫存,加上部分原物料價格上漲,帶動接單分別年增17.1%、8.5%;但基本金屬及機械則因全球景氣復甦步調不一,用鋼產業需求動能遲緩,業者對設備投資仍偏保守,致分別年減1.5%、0.5%。

廣告

黃于玲認為,今年第一季訂單處於谷底,第二季表現將來的高,接續也會回復到逐季向上的走勢上。至於成長力道如何,她認為,下半年的表現要看終端需求的力道而定,畢竟高利率的環境還在,可能會抑制消費力道及企業投資的意願,這部分還要持續觀察。

展望未來,統計處認為,全球景氣復甦力道仍受到高利率的壓抑,加上中美貿易紛爭未歇,地緣政治風險也仍在,恐影響全球貿易成長及外銷接單表現,惟高效能運算、AI等新興科技應用拓展,而我國半導體產業及伺服器等供應鏈具有競爭優勢,有助維繫外銷接單的成長動能。(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林汪靜/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