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電力即國力 童子賢:優先穩供3領域

【時報-台北電】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獲總統賴清德延攬,出任「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他21日受訪時談及能源政策指出,台灣有三大領域用電增加不用忌諱,分別是電動車、AI及晶片製造,因為這是先進國家的象徵,但應該要儘量減少碳排放,同時穩定供電,並在成本上有不錯的控制。

童子賢是在參加財訊50周年活動時,做了上述表示。他並強調能源選項要對台灣有利,也會與總統交換意見,電力即國力,三大領域的用電增加都對國家有幫助,若沒有穩定的電力供應,不僅電動車、AI、晶片的效能會大打折扣,連競爭力也會大打折扣。

童子賢曾多次針對能源議題發表看法,他主張能減少碳排放的能源,就會被國際承認為較乾淨的能源,並強調核能政策的重要性,這與藍綠、政黨無關。且一年的能源支出比國防預算支出還高出4~5倍,也比一年的勞健保支出高出2倍,健全的能源政策才可引領國家健全發展。

同時與會的賴總統指出,台灣人口數及土地面積雖不大,但經濟實力及產業力量卻獲得國際社會肯定。

同時表示台灣GDP已是全球第21大經濟體,貿易也名列前茅,股市市值贏過德國,都是難得的成績。拚經濟是蔡英文前總統最優先的政策,也是他接任新政府後最重要的政策。

賴清德還說,30年前地緣政治變化對台灣造成相當大的衝擊,如今再次變動,新的產業鏈重組,台灣一定能占有一席之地;全面智慧化時代已來臨,台灣科技產業有傑出表現,看重自己也要看見自己的責任,貢獻力量。

且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樞紐地位,半導體、ICT產業及隱形冠軍,在全球產業各領域中,台灣都扮演關鍵角色。(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侯冠州、呂雪彗/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