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美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 台灣續留、日本入列

【時報-台北電】美國財政部在台北時間21日發表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與外匯政策報告,未將任何貿易對手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包括台灣在內,共有七個國家或地區被列入觀察名單,其中中國大陸、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是續列名單,並新增日本為觀察名單。

台灣在三項監控標準中符合兩項,這已是連四次被列進一般觀察名單中。

央行官員對此表示,續列觀察名單主要是經濟結構的問題,短期不易扭轉,將持續就經濟、匯率問題與美國對話,並強調央行與美國財政部溝通管道順暢;美方相關建議與央行經營目標及匯率政策一致,雙方將在良好互動基礎上,持續交換意見。

美國財政部以2015年「貿易便利化與貿易執法法案」三項標準,構成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符合兩項監控標準即被列入,包括貿易順差至少150億美元、經常帳順差占GDP比率至少3%、單邊干預外匯市場(過去12個月裡有至少8個月淨買入外匯總額達GDP至少2%)。

報告提到,日本、台灣、越南和德國,因符合龐大雙邊順差及經常帳順差等條件,被列入觀察,新加坡則因持續單邊干預外匯及擁有大量經常帳順差等條件。

台灣於去年6月的報告中,因持續符合兩項標準被列入觀察名單,包括對美有481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及經常帳順差占GDP比率13.9%。央行淨賣匯約28億美元(GDP的-0.4%),則沒有觸及檢視標準。

日本去年下半年被移出名單,今年上半年再度回到名單中。美方指出,日本今年進行貨幣干預以支撐日圓,基本上沒問題,它的外匯業務也相當透明,但「財政部的預期是,在大型自由交易的外匯市場中,干預應限於非常特殊情況下進行,並需要進行適當的事先協商。」

報告也點名中國大陸,除對美國有龐大貿易順差,干預匯市也欠缺透明度,「在主要國家中是個例外,需要嚴格監控」。(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巫其倫、蕭麗君/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