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碳定價何時出爐? 彭啟明:拚10月底前完成

【時報-台北電】賴清德總統就職滿月宣布,成立「氣候變遷」在內的三大委員會,並提及極端氣候衝擊已是人類的最大挑戰,與此同時,環境部主導政策中最受關注的碳定價出爐時程,也將和時間賽跑,爭取10月底前完成。至於碳費徵收的對象,除排碳量大的石化、鋼鐵產業外,也包含科技業中的台積電、日月光、聯電等大型企業,首波開徵對象合計占總排碳量的54%,且所有上市櫃公司都須要提供ESG報告,並進行碳盤查。

環境部長彭啟明21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做了上述的說明。他表示,環境部將趕在7月召開第4次碳費審議會,加上碳費3子法已經預告,整個行政程序9~10月有機會完成,雖然這是台灣從來沒有的制度,很多企業也都沒有做過,「但今年內一定會上路」。

談及那些國家的碳制度值得參考時,彭啟明說,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碳交易較先進,而跟台灣國情相似的新加坡,採用碳稅制度並成立兩個交易所的做法,也可以參考;至於日本,則是推出地球暖化對策稅,且針對排碳污染源實施碳交易,會派員前往考察。

外界高度關注未來可能被徵收的碳費對象。彭啟明表示,初步統計,傳統產業占了大部分,例如石化、鋼鐵等產業,科技大廠如台積電、日月光、聯電等排碳大戶也在列,合計約占台灣54%的排碳量,而上市櫃都需提供ESG報告,並進行碳盤查。(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林惟崧/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