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上週蟬聯亞股吸金王,保德信投信看好朝萬五大關挺進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全球投資情緒轉佳,不過短線市場彈幅已大,本週亞股呈現漲跌互見,國際資金對亞股態度也是有買有賣,保德信指出,上週亞股以台股表現傲居市場,單週再度獲得27.21億美元資金淨流入,蟬聯亞股吸金王寶座,完全擺脫之前吊車尾窘境,其次為印度股市吸金5.52億美元,越南、菲律賓也呈現資金淨流入,相較之下,南韓股市失血2.82億美元,為亞股最悲情市場,泰國、印尼、馬來西亞也遭國際資金提款。 從單週股市漲跌來看,同樣由台股勝出,保德信表示,上週台股週線續揚3.55%,漲幅傲視群倫,其次為菲律賓股市的2.4%,越南與陸股則分別上漲1.55%、0.35%;至於與台股同樣為東北亞雙雄的韓國股市,在外資提款壓力下成為最弱勢亞股,週線下跌-1.56%,而馬來西亞、泰國股市跌幅也雙雙超過-1.2%。

PGIM Jennison全球股票機會基金產品經理葉家榮表示,美國10月零售銷售成長1.3%,超越市場預期,但較高的汽油和雜貨價格仍衝擊民眾的可支配所得,顯示通膨仍是市場最大的擔憂,不過,這波美股反彈,讓近期美債殖利率、美元指數明顯拉回,由於目前正處於數據空窗期,預期在12月13日公佈CPI、12月14日今年最後一次FOMC,以及12月上旬公佈非農就業前,市場情緒皆有利股市盤堅走高。

雖然市場投資情緒好轉,但葉家榮提醒,根據美銀最新發布的11月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經理人大幅減碼股票,也同步大幅加碼現金,而「做多美元」連續5個月成為最擁擠交易,顯示目前法人投資氣氛仍悲觀;另外,經理人對科技的資金配置比例創2006年以來新低,顯示法人的資產配置依然非常保守。

陸股方面,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指出,中國10月社會零售銷售年減-0.5%,是自5月以來再度負成長,反映整體消費動能持續轉弱,主要由於二十大召開期間,在維穩需求下防疫政策明顯加強,造成國內消費和生產活動進一步回落。儘管中國10月經濟數據不如預期,但人民幣受惠於G20期間中美互動,以及市場對聯準會將減緩升息幅度的預期,陸股走勢似已擺脫最低迷時刻,持續呈現反彈上揚。

許智洋分析,本月11日中國政府宣布放寬防控措施後,顯示清零對經濟的衝擊將逐步減少,展望短中期有機會出現消費潮,以緩解目前製造業的需求端壓力。

許智洋認為,中國政府近期採取漸進式的鬆綁防疫政策,然長期防疫後的家庭消費能力與意向低迷,也缺少具備規模的刺激措施,雖然金融16條試圖疏通信貸狀況,但成效實際有待觀察,接下來仍需持續觀察就業狀況能否如預期好轉,長線消費動能才能夠延續成長動力。

台股今(21)日出現高檔震盪,終場指數下跌55.6點,跌幅-0.38%,指數收在14449.39點,成交量再度下滑至1773.82億元。PGIM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廖炳焜表示,這波台股快速反彈不僅扭轉8月空頭格局,也同步突破3月的下降趨勢線,由於市場目前預期聯準會12月僅升息2碼,有助多方表現,只要類股持續接棒輪漲,指數有望維持高檔震盪,甚至朝萬五大關挺進。

廖炳焜認為,從技術面來看,台股確實已脫離之前的底部區,且類股輪漲鮮明,目前選股可朝中國手機相關、光通訊、光學、伺服器、生技等方向,另外,至年底前可開始留意中小型股的上漲契機。

廖炳焜說明,短期來看,由於近期美元走弱,加上市場正消化聯準會放緩升息預期,且指標股晶圓龍頭大廠受到外資加持,預期台股短期內呈現偏多走勢,再者,台股短線受到國內選舉偏多氣氛的買盤增強外,另外巴菲特布局股晶圓龍頭大廠的消息也讓多方積極追價,若之後季線也翻揚往上,本週多方有望挑戰萬五之上機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