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董事學會蔡鴻青:家族企業沒落 亟需加速重整
家族企業是台灣產業經濟與大型企業的起源,調研發現,2012年到2024年的12年間,台灣家族企業的市值占比從64%下降到27%,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指出,大型傳統產業的家族企業市值大幅縮減,顯示家族企業在面對競爭環境變遷時的韌性受到考驗,當急之務儘快啟動重整。
蔡鴻青分析,家族企業如今相對失去市場關注,家族企業市占比驚人地下降,有三大情境的改變,包括:一、大型企業也在推動「去家族化」,分割申請上市的家數增加;二、相對於台積電的市值急速成長,「台字輩」等大型傳產企業的經營、獲利及市占皆衰退;三、大小規模家族企業表現分歧,未上市的老家族表現差,12年期間內市值消失逾三成(-32%)。
台灣董事學會12日舉辦第13屆華人家族企業年度論壇,同時發布《2024華人家族企業關鍵報告》,以及《2024家族企業需求調查報告》的調查發現。蔡鴻青說,13年來調查兩岸三地華人家族企業,「第一次被調查結果嚇到」,現在家族企業普遍到第三代,彼此間在談的議題和挑戰,與多年前第一代主事時,「完全兩碼的事」。調查也發現,家族企業最大的問題是家族的下一棒,最常發生是股份一代接一代被稀釋,從創始人一人持有100%,傳到第三代,家族成員增加許多、每個人持有的股份變少了,甚至有出現一人只持有1%股份,對外仍號稱「家族企業」,實際上是「偽家族企業」。
蔡鴻青表示,家族未來的三個選項:1、家族企業重新整合,或持股控股,2、與市場及管理團隊共治,3、不然就及早退出,完全交給專業經理人,應加快擇一達成共識。台灣董事學會邀請多領域專家的協同合作,為家族企業診斷,也有建議家族辦公室的設立,以作為家族永續經營的軸心,並能在治理與傳承間扮演穩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