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財務規劃與現金流配置 減少「金錢匱乏感」
文/李美虹
工作了這麼多年,交了很多朋友,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原生家庭的理財教育或經濟狀況,真的會影響一個人長大後對金錢的觀念與態度。而不論是在學校或是出社會後,也很少看到學校的教育體系去教導學生如何「管錢」與「用錢」;進入職場上班後,更甚少有公司去關心員工的財務規劃。絕大多數的上班族被教育到只剩「如何賺更多錢」,鮮少有人會真正靜下心來思考:如何透過「管錢」與「用錢」來增加生活的價值與幸福感。
我看過很多人一直在追求金錢的「安全感」,其實很多都是源自於原生家庭的經濟狀況,或是父母對孩子的理財教育所造成。在過往的採訪案例中,很多受訪者都是因為「小時候家裡經濟狀況很糟」或是「經常看到父母為錢吵架」或是「父母親生意失敗、家道中落」…….等等原因,使得兒女們在孩童時代因為目睹或感受到「金錢的重要性」,讓他們長大後對金錢產生比別人更迫切的需求感,甚至是安全感,當然,優點是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對他所賺到的每一分錢特別珍惜,但缺點是他們這一生都在追求金錢,同時多數往往不太清楚到底多少的金錢才能讓他們消弭對金錢的不安全感。
最好財務規劃 做正確的需求金額與現金流配置
再舉例一個朋友,其實在我們圈子內已經算得上是「富婆」,房子有七、八棟,手頭隨時也有好幾百萬現金,但她卻一直覺得「錢不夠用」,我稱這種現象是「金錢匱乏感」,當然探究原因,也是跟原生家庭有關,因為小時候父親做生意失敗,家庭經濟頓失依靠,所以讓她始終感覺身上的錢不夠將來使用。
要消弭對金錢的不安全感或是金錢匱乏感,方法其實不難:規劃好理財目標,計算財務缺口,然後配置正確的財務金流。
舉例來說,如果經過細算,一個月只需要5萬元固定支出與生活費,但是目前工作薪資只有3萬元,財務缺口就是每月2萬元,那麼你應該透過「時間複利」,從每月3萬元收入中提撥固定金額出來儲蓄或投資,而在儲蓄或投資的理財配置裡,你要清楚自己的投資屬性,把錢放在你可以安心睡覺的工具上,每季或每半年檢視一次。
在投資理財的配置上,我們又可以分為:銀行/儲蓄險的儲蓄法、基金投資、股票投資等等。年輕人擁有最多時間,可以把錢放在風險性高一點的工具上,透過時間複利來產生日後較大的報酬率,但要提醒的是,理財不能只看「報酬」,因為如果只看「報酬」,很容易造成買到不適合自己的商品,這樣一來你的心情就很容易就會隨著報酬率上下浮動而難安,進而影響生活品質。
做任何理財配置前 都要先瞭解自己的投資屬性
所以,在投資理財的配置上,你一定要先瞭解自己的個性,如果你真的是極度保守,那麼把錢放在儲蓄險上,我認為也未嘗不可,起碼這是強迫你儲蓄的一種方式,而且又比把錢放在銀行多了一份「風險保障」。
但是,如果你可以承受一些投資的波動度,最好還是把錢放在基金或股市上,如果不懂,那就直接買與指數有高度連動的ETF,這可以省去你很多做功課、選股或選基金的時間,但重點一定得是:堅持長期投資的紀律,千萬不可因為股市的波動而貿然中斷定期定額的投資動作。
你在做這些投資理財的動作前,一定要先擬好自己的理財計畫,就像我前面舉例的,如果你每月需要的金流是5萬元,透過一段時間的理財後,加上薪水,已經可以讓自己每月有主動收入3萬元+被動收入2萬元,我相信你在心情上就比較容易感覺安心。
有人說,錢當然是越多越好!但是,真的是如此嗎?我看過很多有錢人擁有上億以上的金錢,但是還是不快樂,家庭生活也一團糟,所以,生活過得好不好,心理素質還是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金錢只是影響你的外在,內心世界還是要靠自己去建設。
在我認為,錢夠用就好,至於多少錢夠用?回歸前面所講:先做好理財目標,瞭解自己的每月花費與該存多少緊急備用金。人的一生不要只把目標放在追求金錢上,家庭、興趣、身體健康、朋友等等都是豐富生活品質的重要元素,如果只為了追求金錢的安全感,卻喪失了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忽略了身體健康,那麼有再多的錢你都不會快樂!
個人簡歷
作者:李美虹
喜歡觀察周遭的人事物。雖然在投資理財媒體33年,對數字敏感,但卻不喜歡硬梆梆的數學,所以一直希望能用簡單的方式與人溝通理財知識。曾擔任《Smart智富月刊》總編輯、《Money錢》社長兼總編輯長,目前為《Money錢》顧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