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同「投資台股,不如直接投資台積電」嗎?台積電概念ETF大比拚!
作者:陳相州分析師
1月17日,台積電(2330)一開盤就刷新歷史新高價,盤中幾經震盪,最終收在683元,確定站上了2021年1月初創下的前高紀錄679元。累積開年以來,11個交易日漲幅逼近12%,整個2021年也不過上漲18%。面對台積電從前一年始終離不開600元的盤整溫吞走勢,一下轉變成頻頻帶領台股衝高的上升行情。聰明的投資人此時又開始盤算著,投資台股是不是只要押注台積電就行了?
於是2022年,「投資台積電VS透過ETF間接投資台積電」的議題又再次被討論,到底哪種方式比較好?
以下本文以個人觀點分享看法,依照慣例先說結論,筆者認為透過ETF間接投資台積電依然無情勝出,原因如下:
延伸閱讀》台積電「設備概念股」全攻略! 三招選股策略挑潛力股
1.ETF持有的是一籃子股票
ETF相較個股而言,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一次持有一籃子股票,我們都知道這項機制可以幫助投資人「分散風險」,不過看到這裡,不少股民可能有意見了,台積電就已經是台灣最頂流的企業了,何須分散呢?顯然這項優勢對於投資台積電的股民不夠具備說服力。
然而多數人並未意識到,分散風險同時也能消除投資人「看走眼」的風險。
舉例來說,2021年台積電股東曾一口氣暴增40萬人,甚至一度突破百萬、超越中鋼成為台股第一名。40萬投資人因為看了台積電2020年還原漲幅繳出超過60%的報酬,於是選擇在2021年直接投資台積電。
想不到, 40萬人上船後,前一年有如「快艇」的台積電卻成了「觀光郵輪」,2021年幾乎在600塊邊緣盤整、上下徘徊,年度上漲幅度僅有18%,對比同期間大盤27%的漲幅﹐40萬投資人顯然是「看走眼」了。而同期間追蹤大盤指數、持有超過4成台積電的0050,則是繳出了22%的漲幅。
到了年末,人們才意識到,原來2021年該買的是金融股(金融指數年漲幅超過30%)。
所以2020年買台積電,2021年出清後轉買金融股,這類型投資人2年下來可以獲得明顯超過大盤的報酬,問題是,有多少人能夠這麼厲害?
與此相比,追蹤大盤指數的0050在2020年、2021年分別繳出了31%、22%的表現,雖然算不上是最好,不過光是抵銷掉投資人「看走眼」的風險,便具備足夠的說服力。
2.波動較低
「分散風險」一詞雖然在多頭時期可能並不受歡迎,因為不夠集中,可能會錯過某些漲幅極高的個股,反而在空頭時期,才能放大「分散風險」的優勢。
例如台積電2021年1/21觸及最高點679以後,期間一度跌到最低只有518塊,高低點差了160塊,大約23%。與此同時,持有台積電46%的0050高低點僅有15%。
說明直接投資台積電,若真是這麼倒楣,不小心埋在最高點679塊,期間面對高達23%的虧損,哪怕是啟動「佛系投資」,這下可能都要「動念還俗」。相比之下,如果透過ETF間接投資台積電,面對空頭在分散風險的情況下,跌幅相較於個股低,反而比較容易抱得住。
持股砍在最低點的感覺有多難受?你懂得。
3.自動調整機制
每一檔股票、甚至每一種產業都有它的「週期」,有高峰必有低谷,但是什麼時候是「高峰」?什麼時候是「低谷」?如果不是貼近產業面的人士,恐怕也很難看得明白,一般上班族小白,更是不可能。
買進一檔股票,持有數天至數週,可能差異不大,但是持有數月甚至數年,這種橫跨「週期」的大範圍時間,可能只有發現當股價不斷破底,才會意識到原來該檔股票所處產業「高原期」已過,這也是存股要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
但是持有ETF則完全不用考慮這項因素,因為ETF最重要的機制,就是透過某些指標來動態調整持股比例,例如大部分追蹤指數型的商品,主要都是透過「市值」來動態調整。如果某一檔股票出現衰退,首先將反映在市值滑落,這麼一來這檔股票在ETF當中的占比就會逐漸降低。反過來說,如果某一檔股票表現特別強勢,在ETF當中的比重就會不斷提高。
這個機制有個不太好聽的形容,叫「追漲殺跌」。比較好聽的說法是「汰弱留強」。
例如2019年底,台積電在0050當中占比不過38%,到了2020年底,比重已經逼近45%,這都要歸功於當年度亮眼的股價表現;同期間大立光(3008)在2019年底還有2.4%,如今比重僅剩0.7%,反映的正是股價由5000下跌到2000元的過程。
台積電能不能永遠保持優勢持續成長下去?沒有人能肯定。拉長時間觀察,透過ETF來間接持有會是比較保守且穩健的做法。
文末附上當前台股持有高比例台積電的商品,給偏好台積電的股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