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股東會談「三碳挑戰」將與下游合作夥伴打造綠色低碳生態

商傳媒|記者楊金銘/綜合報導

中鋼股東會今(19日)登場,代理董事長王錫欽首度主持,有關各界聚焦的「減碳議題」,王錫欽強調,「鋼鐵是最難減碳的行業,中鋼若不處理好,很難存活於全球供應鏈中,必須將危機化為轉機,攜手下游合作夥伴打造綠色低碳生態系」。

王錫欽指出,不像高科技可透過使用綠電能減碳,鋼鐵業在冶煉過成必須使用煤炭、焦炭當作還原劑,若要「有效減碳」,就必須要改變冶煉製程,利用氫氣還原;未來將有碳定價、碳關稅、碳中和等「三碳挑戰」,中鋼規劃出短期減碳,透過可行技術上落實減碳,中、長期則是先低碳、再零碳,將利用創新前瞻製程,才能有效減碳。

關於中鋼節能減碳成效,王錫欽也具體說明,「在CBAM進行申報,以鋼胚來看,一般每噸鋼胚排碳量預設值在2.21噸,中鋼自行盤查結果,一噸鋼胚排碳量僅1.86噸,低於平均值約15%水準」。而全球碳定價最成熟在歐盟,採取總量管制及碳排放交易。以歐盟2013年標準來看,中鋼不但無需付出任何碳定價,累計至2023年達到1157萬噸免費核配額度可進行交易。

股東會中提及,去年受到全球經濟成長遲緩,中國生產過剩、低價傾銷等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中鋼營運面臨價量雙跌的困境,全年合併營收為3633億元、稅前盈餘45.9億元;不過,第4季營業利益率在亞洲一級鋼廠排名第3,EBIT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率)排名第2,僅次於日本製鐵。

展望今年,負面因素影響逐漸鈍化,王錫欽承諾,中鋼將持續精進經營體質與營運韌性,推動產品組合高值化、探索低碳先進冶煉技術、擬定最適產量,並深化AI技術於各生產製程環節的應用等重要工作,朝打造成為專、精、強的智慧精緻鋼廠的目標邁進,同時秉持「下游好,客戶好,中鋼更好」的理念,透過以大帶小模式攜手台灣鋼鐵產業供應鏈往低碳轉型之路,穩健踏實前行。

今年中鋼股東會紀念品是抗菌多功能不鏽鋼砧板組,約有9.3萬人到場領取。董事會也通過配發特別股股息1.4元、普通股紅利每股現金0.35元。

中鋼股東會紀念品「砧(ㄓㄣ)心有您」抗菌多功能不鏽鋼砧板組。圖片來源:中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