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系解財困 傳出售資產還債

陷入債務危機的中植企業集團(中植系)正著手「拆彈」。外媒17日報導,在流動性緊縮加劇的情況下,中植企業集團7月底聘請國際會計師事務所KPMG(陸稱畢馬威),審計其資產負債表。該集團計劃審計後重組債務並出售資產,以償還投資者。

FX168財經引述外電消息,知情人士表示,還不清楚中植系有多少產品違約,也不清楚中植系是否有足夠的資產來彌補清算後的缺口。任何重組過程都可能是漫長的,中植系已暫停兌付幾乎所有產品。

另一方面,中植系旗下旗艦信託平台:中融信託董事會祕書王強日前在當周會議中告訴投資者,繼7月底延期至少10款信託產品後,8月8日再有一批產品到期未能償付。知情人士透露,中融信託至少有30檔產品已逾期,還停止一些短期工具的贖回。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底,大陸信託業對房地產的暴險部位約人民幣(下同)2.2兆元,占總資產10%。中融信託是第九大信託公司,擁有約6,000億元的資產。

然而,自8月8日起,中融信託的投資者陸續收到產品停止兌付的通知。數據提供商Use Trust數據顯示,中融信託2023年有270檔高收益產品到期,總計395億元。

王強解釋,由於短期流動性短缺,中融信託正積極制定償付計畫,但短期內並沒有方案。王強又指,逾期未償付的產品數量增加,中融信託正面臨投資者如海嘯般的查詢,其中包括公司的理財經理,呼籲大家保持耐心。

金博股份、南都物業、咸亨國際三家A股上市公司11日分別公告,未能如期收到投資在中融信託理財產品的本金及利息,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廣告

外傳大陸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7月已成立工作小組,調查中融信託的債務和風險。金管總局要求中融信託匯報,其未來向客戶兌付計畫與可供出售資產情況,此舉反映出大陸當局擔心危機可能蔓延。

值得注意的是,中植企業集團並非唯一一家陷入困境的公司。Use Trust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2023年共有106檔信託產品違約,價值440億元。

然而,許多大陸信託產品是由恒大集團等陷入困境的地產商,所營運的房地產項目支持的。

市場分析,最大的風險是,一個負面循環開始出現,房地產壓力對金融體系造成壓力,破壞信貸擴張、抑制增長,進而加劇房地產業低迷。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弘凱車用耕耘有成 營運樂觀
台泥認購飛宏私募 攻儲能
基金定期定額 出現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