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推房市「去庫存」 約30城頒布政策

(中央社台北2024年06月20日電)為了重振與調整中國房地產市場,目前已有約30個城市頒布政策,鼓勵「去庫存」,由國企收購商品房。但是收購後如何定價的問題,則還未統一。

據中國媒體財聯社報導,根據中國房地產大數據機構克爾瑞等機構統計,目前已有約30城出台政策鼓勵收儲去庫存,包含廣州增城、武漢、杭州臨安區、貴陽、惠州、常州、桂林、安徽淮南、安徽廬江、臨滄、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

從今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後,各地「去庫存」政策實施步伐有所加快。當時,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

5月17日,中國人行(人行)提出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用於收儲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同時將2023年初設立的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畫併入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中管理。

6月7日,國常會再次強調,著力推動已公布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繼續研究儲備新的去庫存、穩市場政策措施。6月12日,人行召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工作推進會,強調著力推動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落地見效,加快推動存量商品房去庫存。

報導引述平安證券分析師表示,監管層多次要求推進存量房產消化等工作,後續收儲或將加速落地,而一二線城市將是收儲主戰場。

方正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人行針對「收儲」工作給出明確方向,未來資金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而多地收儲平台均表示,接下來將加快商品房收儲動作。

報導指出,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已有多地鼓勵國企收購商品房,但收購究竟如何定價,目前尚未統一。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從收購房源的定價方面來看,目前多數城市未明確具體定價規則,少數城市明確會按照周邊房源進行定價。

陳文靜並認為,收購市場未售新房後改建為保障房,有利於緩解開發企業的資金壓力,去庫存效果最為直接;其次多地將收儲對象定為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也將有利於加快房企項目竣工節奏;此外,房企出售已建成商品房後,回籠資金可用於支持在建工程,助力保交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