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投資風向球】陸港股重挫、中國基金重傷

【Y投資風向球】陸港股重挫、中國基金重傷
【Y投資風向球】陸港股重挫、中國基金重傷

全球股債市在乖離過大情勢下,上周多呈現反彈走勢。其中,公債、投資等級債、高收益債反彈,美股中道瓊漲幅最強勁,但那斯達克、費半表現仍然疲弱。歐元區繼續升息3碼,本周則要觀察聯準會11月利率會議動向。中共二十大落幕,習近平續任中共總書記,但領導班底重政治輕經濟,讓市場疑慮大增,港股、美國中概股重挫,中國基金表現疲弱。

等待聯準會會議,上周道瓊強、科技弱

  1. 本月加拿大央行僅升息2碼,激勵市場想像空間。但美國9月PCE物價指數年增率仍高達 6.2%,9 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率也來到 5.1%,高於前月,似乎很難推論聯準會可縮減升息幅度。本周有聯準會會議,市場屏息以待。但景氣下滑風險持續升高,上周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跌至4.02%,周跌幅4.55%。公債、高評等債都呈現反彈走勢。美元指數稍微修正,收110.6,周跌幅1.1%。

  2. S&P公布的美國10月製造業 PMI 初值報 49.9,10 月服務業 PMI 初值報 46.6,10 月綜合 PMI 初值報 47.3,都呈現下滑走勢。但令人意外的是,美國第三季GDP年增率為2.60%,擺脫上半年連續二季負成長狀態。

  3. 上周陸續公布的企業財報,各家憂喜不同調。可口可樂、通用汽車財報優於預期,但微軟、Alphabet、Meta、亞馬遜等科技股,財報表現差,蘋果差強人意。上週美股呈現跌深反彈走勢,道瓊周漲幅5.7%,S&P500周漲幅3.9%、那斯達克周漲幅2.2%,費半周漲幅4.1%。價值股與科技股表現差異大,道瓊一舉突破半年線,但費半、那斯達克,則僅突破月線,尚未能站上季線。

歐央升息三碼,日韓台經濟blue

  1. 歐洲央行 (ECB) 10/27將三大利率提高3碼,其中,存款利率來到1.5%,改寫2009年以來新高。另外,邊際貸款利率來到2.25%、主要再融資利率來到2%。這是歐央第二次大幅升息,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警告,更多的升息即將到來,但規模和範圍尚不清楚。升息後歐元反彈,一度兌美元回到平價,但最終收0.9966。德股周漲幅4%、法股周漲幅3.9%。然而,標普公布歐元區 10 月綜合PMI,連續第四個月萎縮,加深市場對歐元區正走向衰退的預期。

  2. 年僅 42 歲的英國前財政大臣蘇納克 (Rishi Sunak) 當選保守黨黨魁,同時成為英國史上首位印度裔首相,他於首度公開談話提到,面對嚴峻的經濟挑戰,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團結黨和國家。上週英鎊收1.16,周漲幅2.6%,英股周漲幅1.4%。

  3. 日本媒體共同社上周報導,日本即將推出經濟刺激計畫,總規模將為 67.1 兆日元 (4540 億美元),其中 25.1 兆日元來自政府資金。日圓雖小幅反彈,但仍在相對低位,日本央行會議維持-0.1%基準利率不變,央行總裁黑田東彥表示,短期不考慮升息或退出刺激政策。上周日股小漲0.5%。

  4. 南韓央行持續升息,基本利率來到3%,部分房地產企業已經無法承擔,上月有家地產公司出現票據違約。上周南韓政府擴大並實施「流動性供應計畫」,提供50兆韓元來支撐信貸市場,緩解企業違約風險上升的隱憂。另外,上周SK海力士公布第三季獲利大減60%,並宣布2023資本支出刪減一半,面板廠LGD也出現大幅虧損。上周韓圜收1421,小幅升值,韓股周漲幅2.5%。

  5. 台灣中央銀行公布9月貨幣總計數,其中M1B及M2年增率雙雙下滑至6.58%及6.83%,各創逾三年半及逾二年新低,且又轉為「死亡交叉」。而國發會公布9月景氣燈號,從綠燈降為黃藍燈,且分數大減6分,已經來到黃藍燈的最下緣。上週新台幣小幅貶值,收32.33。台股持續震盪,周跌幅0.2%。

港股大逃殺,新興市場仍疲弱

  1.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結束,習近平正式成為第 20 屆中共總書記,歷史性地開啟第三任期。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底確認後,以政治安定優先於經濟發展為主軸,外資在港股上演大逃殺,美股的中概股 ADR 也全面重挫。多項延遲公布的經濟數據10/24全部出爐。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3.9%,優於預期。前三季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人民幣42兆1,412億元,年增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人民幣32兆305億元,年增0.7%,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年增3.9%。

  2. 印度股市在工業股、汽車股帶動下走升,但消費股表現平平,上週股市周漲幅1.1%。巴西維持利率13.7%不變,不過總統大選將至,政治面動盪、股市下跌,巴西股市周跌幅4.5%。油價反彈,俄羅斯股市維持反彈格局,周漲幅6%。新興國家持續升息抗通膨,並防貨幣貶值,如印尼10月升息2碼,菲律賓央行9月升息3碼。上週新興市場債市小幅反彈,股市稍有止跌。

  3. 油價雖有反彈,但仍偏區間震盪。美國GDP成長率優於預期,但中國傳出疫情升溫,又有主要城市進入封控,又恐壓抑原油需求。上周近月布蘭特原油收每桶95.7美元,周漲幅2.4%,近月西德州原油收每桶87.9美元,周漲幅3.3%。美元小幅下滑,但市場等待本周聯準會利率決議,黃金偏橫向整理,上週黃金收每盎司1643美元,周跌幅0.6%。

習家軍政治穩固,中國基金重傷

中國二十大全國代表大會閉幕,習近平續任第20屆中共總書記,在中央委員成員上,重政治輕經濟,維持疫情清零政策,堅決反台獨,不排除武力衝突,都讓市場擔心不已,股市也以重挫來回應。

廣告

港股恆生指數上周重挫8.3%,指數跌至14863點,接近2009年金融海嘯低點。而在美國掛牌的中概股也全面重挫,10/24單日,那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開盤後重挫20%,收盤跌14%,而阿里巴巴、騰訊等也分別跌19%、17%,拚多多重挫25%、蔚來跌16%。今年以來香港恆生指數跌幅達36.5%、香港國企股跌幅38.9%,跌勢領先全球,顯示資金持續賣超港股。

中國境內A股也同樣受挫,上證指數周跌幅4%,指數跌破3000點關卡,深證指數周跌幅4.7%,收10401,二個指數都跌至10年線附近。

在幣值方面,人民幣持續貶值,港幣挑戰大。上週人民幣兌美元最低7.37,創10年新低。港幣採取與美元聯繫匯率,美元升息、港幣也不得不跟進升息,但是在資金持續匯出下,香港金管局為穩定匯率守得很辛苦,此也讓港幣銀行間拆款利率跳升,HIBOR 1月期利率突破3%,顯示資金緊俏,銀行成本上升。

雖然落後公布的中國第三季GDP成長率為3.9%,優於市場預期,但近期疫情再升溫、封城擴大,對第四季景氣也不敢樂觀。再加上美國對中國科技產品的封鎖政策持續加大,對科技股仍帶來壓力。

今年以來港股、陸股表現疲弱,中國基金績效也大受影響,部分基金近一年績效已經腰斬。然而,面對不確定的中國經濟政策,與持續緊繃的中美關係,對中國基金中長期看法偏向保守。手上有中國基金可適度降低持股,若是定期定額投資,也可降低扣款金額,避免在中國市場曝險過高。

可觀察基金

【Y投資風向球】陸港股重挫、中國基金重傷
【Y投資風向球】陸港股重挫、中國基金重傷

(以上資訊僅做為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審慎評估投資風險)

本內容由Yahoo理財專欄作家林奇芬與復華金管家聯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