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帶路】從材料工程跨進半導體 蔡力行細數職涯三大轉折點
「自己人生經歷了三個轉折點,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環境下,才能獲此殊榮,也很驕傲能有機會跟著台灣一起成長。」在獲頒第17屆潘文淵獎之時,聯發科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這麼說。
素有台灣科技產業界諾貝爾獎之美譽的潘文淵獎於昨(26)日進行第17屆頒獎典禮,其宗旨為表揚長期對台灣科技產業發展之開拓或推展有卓越貢獻的傑出人才;潘文淵獎自2004年舉辦起,至今已邁入第17屆,歷來已有張忠謀、施振榮、鄭崇華、蔡明介、劉克振、盧明光等20多位領導者獲獎,今年則由蔡力行獲獎。
蔡力行投身半導體產業逾30年,致力於台灣半導體、IC設計及電子通訊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他曾任職台積電24年,成就台積電自主研發關鍵,而2017年接任聯發科技共同執行長,與董事長蔡明介帶領公司一路成長,躍升全球智慧手機晶片龍頭,影響力遍及海內外。在獲獎時,蔡力行除了提及人生歷來的轉折點外,也分享身為上位者的管理心態,《Yahoo奇摩財經》刊出【科技人帶路】系列,透過科技人的視角,一起來探討科技產業的經營策略及細緻內涵。
從材料工程跨進半導體 蔡力行歷經三大轉折
「人生4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有三個重大轉折點。」蔡力行獲獎時回憶,他在台大期間念的是物理,之後取得美國康乃爾大學材料工程博士,求學過程中都和半導體沒有關係。但,1981年時,他進入了著名的惠普(HP)公司的半導體部門,從此跨入了半導體產業,這是他人生第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當然,那時候完全不懂半導體,所以有很多痛苦的經驗,但也很感謝惠普願意讓他有學習的機會。」蔡力行笑著說。
第二個轉折點,即是接受台積電元老暨董事曾繁城邀約,在1989年加入台積電。曾繁城在頒獎典禮上打趣的說,有次他邀約蔡力行到他當時新竹市明湖路上的小別墅,別墅中有個小花園,蔡力行住了一晚後,可能覺得這環境很像美國,所以願意回來。這番話也讓在場的嘉賓哄堂大笑。
曾繁城進一步透露,蔡力行1989年從美返台後加入台積電,先擔任工程經理,負責興建台積電首座、全台第2座8吋晶圓廠,後來率領團隊研發0.13微米銅製程。
「1989年時,是台積電成立第3年,而加入台積電又是一個重要轉折點,很高興能與台積電一起成長。」蔡力行說。之後,蔡力行在 2014 年前往中華電信擔任董事長,歷時三年,期間也成功讓中華電信成為全台4G第一家開台業者。
至於第三個轉折點,即是2017年加入聯發科。蔡明介表示,當時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邀請自己加入聯發科,雙方討論沒多久後,自己便決定加入。「儘管在初期不懂IC設計、也不懂相關應用,但在聯發科待了6、7年後,自己與同仁也進步非常多。」
蔡力行也透露,任職中華電信董事長期間學到了兩件事,一是消費市場觀念。中華電信其實不是科技業,而是有著很多科技內容的「服務業」。這跟他之前熟悉的科技製造業截然不同,而這觀念也對他後來轉戰聯發科帶來許多益處,因為聯發科有很多產品與消費市場相關。
第二件則是體會到技術的重要性。蔡力行說,在中華電信時正好適逢5G技術推廣期,但那時推廣的是毫米波技術,很難大規模投資,因為十分昂貴、投資報酬難以回收。之後到了聯發科後,發現Sub-6技術較符合市場需求,因此便很快決定要全力發展sub 6技術,讓聯發科在後來5G市場競爭上居於領先地位,同時推升聯發科2021、2022年營收。
「要賺錢的話第一波就要進去,第一波就要賺錢!」蔡力行強調。
上位者需具備三大要素
蔡力行在加入聯發科後,憑藉其在半導體製造、電信業經驗及國際化管理的專長,持續投資低功耗處理器、5G、WiFi、AI等關鍵技術,帶領聯發科技開創新局,除在亞洲地區持續成長以外,更在美國、歐洲和日本市場大幅拓展足跡,站穩世界級晶片設計公司之地位。
在頒獎典禮的會後記者會上,有媒體詢問如何帶領聯發科更上層樓,蔡力行回應上位者應具備三大要素。首先,第一重要的是心態,最高管理層要成為「技術領先者」的決心,至少要在一種技術上成為世界領導者,不能只是跟隨者。
第二是人才。要成為世界級的公司,不僅要具備技術,人才也是不可或缺,像是行銷、業務、品牌等,這些人創造的價值與技術人才不相上下;所以,聯發科積極從全球尋求人才,特別是高階人才。
「全球IC設計大廠像是高通(Qualcomm)、NVIDIA和AMD等,全球化人才布局都走得很前面,所以聯發科在人才方面一定也要全球化。」蔡力行強調。
第三,有了技術和人才後,接下來的關鍵,就是眾人是否能齊心協力,朝同一個目標一起前進。蔡力行表示,這就是所謂的「人和」, 因為所有的項目都必須由人來成就,如果搞不定人,事情就會很辛苦,而這也是聯發科努力推行的方向。
【科技人帶路】介紹
Yahoo奇摩股市自2022年6月起,每周三刊出【科技人帶路】系列,透過科技人的視角,一起來探討台灣科技產業的經營策略及細緻內涵。系列報導請點擊此連結。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侯冠州:自進入新聞產業後便於科技領域鑽研,採訪足跡遍及台積電、鴻海、NVIDIA、Arm等外商與台企,期許能在瞬息萬變的科技產業中提供讀者真實、專業的新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