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帶路】峰迴路轉 Altman宣布重返OpenAI、微軟仍是最大贏家

OpenAI上演的政變大戲可說是科技產業近日最熱門的話題,而經過連日來的劇情反轉之後,大金主微軟儼然成為OpenAI內部動盪的最大贏家。這齣政變劇發生後,上週五微軟股價曾下挫,但在Altman宣布加入後,股價在周一收復失土,終場上漲2.1%至每股377.44美元,創歷史新高。然而,根據目前最新消息,OpenAI宣布讓Altman重返公司擔任執行長,微軟看似失去了延攬他的機會,但仍是最大贏家。

Sam Altman宣布回歸OpenAI。(圖/Yahoo股市製作)
Sam Altman宣布回歸OpenAI。(圖/Yahoo股市製作)

微軟成OpenAI動盪最後贏家

Sam Altman上週五(17日)無預警遭到OpenAI開除震驚科技業界,外界原先預期身為最大股東、已投入逾百億美元資金的微軟可能會受到影響;原本微軟在第一時間也與OpenAI董事會聯絡,要求讓Altman回歸公司,不過仍遭OpenAI拒絕,最終由Twitch前執行長Emmet Shear接棒。

然而,就在談判破局之後,微軟立刻網羅Altman,確保這位AI金童能繼續為微軟效力,畢竟,微軟大部分產品中都有用到OpenAI技術,像是Copilot人工智慧助理;而Altman也答應加入微軟,且在Altman被炒魷魚後也隨即辭職的另一位共同創辦人Brockman也一同加入,兩人將領軍微軟新的先進AI研究部門。

傳 OpenAI 董事會再與 Sam Altman 商討回歸可能性,同時微軟也給可能跳槽的員工吃了定心丸

自此,劇情直轉直下。因為在Altman和Brockman宣布加入後,OpenAI的700多名員工對董事會解僱阿特曼十分惱怒,且在一封公開的致董事會公開信表示,大多數員工揚言辭職並加入微軟,除非董事會辭職並恢復Altman和Brockman的職位。

不過,在壓倒性的壓力之下,OpenAI的董事會似乎有所讓步,因為根據OpenAI在社群平台X最新的推文顯示,已原則上達成協議,讓Altman重返公司擔任執行長,未來會宣布更詳細細節。

而Altman也在X發表聲明,指出他很喜歡OpenAI,過去幾天的努力都是為了讓OpenAI團隊和使命保持一致,在新董事會及微軟支持下,期待重返OpenAI,並鞏固與微軟的合作夥伴關係。

對此,有市場分析師認為,即便Altman重返OpenAI,微軟失去了延攬他和眾多關鍵人才的機會,但這也不是壞事,因為Altman回去後董事會勢必會大換血,而未來上台的董事,想必與為微軟會有更一致的想法,畢竟,Altman在聲明中也強調,會鞏固與微軟的合作夥伴關係。

微軟積極強化AI軍備競賽實力

事實上,微軟近來正不斷強化其AI軍備實力。例如,在日前的Ignite大會上,微軟宣布推出最佳化AI晶片和兩款全新的微軟自研晶片。

微軟推出自研晶片Azure Maia。(圖/微軟提供)
微軟推出自研晶片Azure Maia。(圖/微軟提供)

首先是Microsoft Azure Maia,是專為雲端訓練和推理而設計的AI加速晶片,可用於處理OpenAI模型、Bing、GitHub Copilot和ChatGPT等AI服務。其次是Microsoft Azure Cobalt,是為基於Arm架構的雲端原生晶片,最佳化通用服務的效能、能源效率和成本效益。

同時微軟也宣布Azure Boost系統正式推出,可將儲存和網路相關流程從主機伺服器轉移至專門建置的硬體和軟體上,提高儲存和網路速度。

另外,微軟也持續完善Copilot體驗,協助人們運用這套 AI 工具實現更多目標。像是推出新的客製化回應功能來協助Copilot根據使用者的偏好和職位提供回應。為強化團隊合作,Copilot在 Outlook的新功能可協助使用者為會議做好準備;在會議期間,Microsoft Teams的Copilot提供全新白板和筆記體驗,讓所有與會者維持資訊同步。有相關需求的客戶現在也能在會議期間使用Copilot,且無需保留會議文字紀錄,只要讓Copilot參與會議,它就不僅是使用者的個人助理,更能協助整個與會團隊。

總之,隨著自研晶片的推出以及Copilot持續強化,意味著這家科技巨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垂直整合能力持續強化。微軟董事長兼執行長Satya Nadella表示,我們正在進入AI這個令人興奮的新階段,不僅僅將其視為新穎有趣的技術,同時也積極研究產品製造、部署及提升安全性和實際生產力等相關細節,以因應所有現實世界的問題。

【科技人帶路】介紹

Yahoo奇摩股市自2022年6月起,每周三刊出【科技人帶路】系列,透過科技人的視角,一起來探討台灣科技產業的經營策略及細緻內涵。系列報導請點擊此連結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侯冠州:自進入新聞產業後便於科技領域鑽研,採訪足跡遍及台積電、鴻海、NVIDIA、Arm等外商與台企,期許能在瞬息萬變的科技產業中提供讀者真實、專業的新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