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基本面》愛普*樂觀迎下半年;儒鴻、廣越 2022獲利登峰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0.630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4.2分,成交值為16.07億美元。

2.集中市場02日融資增為1635.83億元,融券減為494506張。

3.集中市場02日自營商賣超17.55億元,投信買超30.31億元,外資賣超38.05億元。

4.利基型記憶體廠愛普*(6531)2日召開法人說明會,董事長陳文良表示,雖然市場需求不佳造成IoT事業群業績不理想,但客戶庫存調整已近尾聲,新設計案數目不斷增加,待市場回溫後,相信會帶動PSRAM等IoTRAM成長動能。至於AI事業群在高效能運算(HPC)等主流市場應用有所進展,與客戶討論進一步的需求,相信VHM技術會是市場最好的方案。

5.信邦(3023)2月營收28.59億元、月增3.7%、年增33.88%,創下單月新高,累計前二月營收達56.15億元、年增25.09%。法人表示,受惠客戶需求強勁、出貨暢旺,樂觀看待該公司第一季營運有望不畏傳統電子淡季及工作天數減少影響,挑戰單季新高可期。

6.二極體廠德微(3675)公告2月合併營收1.44億元,相較1月小幅成長1.9%,德微表示,今年營收將有機會力拚逐月成長。法人指出,德微下半年將可望全面邁入IDM廠的營運模式,屆時業績將有機會明顯回溫。

7.神基投控(3005)持續看好美國聯邦政府釋出預算,帶動軍規強固型電腦產品出貨動能展望明朗,加上汽車、航空市場回溫,拉抬旗下汽車機構件及航太事業營運動能皆正向,神基投控對2023年營運看法相對樂觀,拚以低標8%、高標12%的營收年增幅保持成長。

8.IC設計廠普誠(6129)去年繳出每股稅後純益0.93元成績單,達到12年新高水準。法人表示,日本、中國等車用客戶訂單動能續強,普誠接單動能已看到下半年,全年營收有機會再度優於去年,獲利連續三年正成長。

9.成衣廠去年營運大豐收,儒鴻(1476)去年稅後純益67.9億元、EPS達24.75元,廣越(4438)去年稅後純益11.76億元、EPS為11.38元,二家企業的獲利都創歷史新高。

10.受惠防疫解禁,加上新開店挹注,遠百(2903)2日公布去年財報,合併營收358.6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19.3億元,大幅優於前一年的12.1億元,年增59.5%,EPS達1.37元,遠百董事會通過擬配發現金股息1.1元,對照2日收盤價22.75元,現金殖利率逾4.8%,回復疫情前水平。(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