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性腸道疾病」 營養師:宜採低渣飲食
正值青壯年卻無法盡情出遊,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常常因為腸道反覆發炎,腹痛、腹瀉如影隨形,有的患者甚至一天得跑十幾次廁所。發炎性腸道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是屬於自體免疫疾病。營養師表示,纖維太粗的蔬菜,分子太大的食物例如牛奶、優酪乳等奶製品。「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都應該避免,改小分子的「低渣飲食」。(黃仲丘報導)
一天得跑十幾次廁所,正值青壯年卻無法盡情出遊,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常常因為腸道反覆發炎,腹痛、腹瀉如影隨形,讓他們苦不堪言。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常務理事吳登強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是屬於自體免疫疾病,與基因遺傳、腸黏膜免疫調節異常、環境因子與壓力最為相關,一旦發病,體內免疫系統不斷攻打自己的細胞組織,造成發炎不斷,腹瀉到最後甚至會有血便。
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曹雅姿建議,患者保持「低渣飲食」,儘量吃纖維量低、分子小好消化的食物。曹雅姿說:「不能去刺激腸道,那他腸道發炎會更嚴重,發病期或是急性期的這段時間,還沒有適應到好的時候,都一定要吃低渣,就是她纖維量要低,好消化。」
曹雅姿建議患者,避免吃五穀根莖、竹筍、芹菜等粗纖維蔬菜,肉品也不要有筋和肥肉。另外分子較大的牛奶和優酪乳也應該避免。發病期,蔬果攝取方面,可以多喝過濾過纖維的果汁,飲食上可以吃白米飯並且搭配豆腐、蒸蛋等具有蛋白質的副菜,再配合醫師用藥,都能妥善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