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期:2023年06月05日公司名稱:萬海(2615)主 旨:萬海受邀參加HSBC於香港舉辦之法人說明會發言人:蘇麗梅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2/06/06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2/06/06 ~ 112/06/08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0 時 0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香港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本公司受邀參加HSBC於香港舉辦之法人說明會,會中以本公司112年度第一季財報內容為主,並做航運業之營運簡介5.其他應敘明事項:無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萬海航運30日舉行股東會,通過配息5元。董座陳柏廷直言,在俄烏戰爭、地緣政治、升息通膨等三大不利因素極度壓縮市場下,今年海運展望保守、不會太好。海運市場起伏大,萬海伺機轉型,從運輸物流鏈上下游延伸,包括造船、碼頭、倉儲等投資,抓住機會從海上轉進陸上發展,海陸相連。
萬海航運連續兩季虧損,何時轉盈成為30日股東會焦點。董座陳柏廷強調,對海運未來不悲觀,持續做大經濟規模,萬海從亞洲近洋線擴及美國、南美長程線,船隊跟著壯大,規模大才能與其他航商聯營談合作,跑美國線要萬噸大船才有成本優勢,一旦達經濟規模,獲利會愈來愈好。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萬海航運(2615)今(30)日召開股東會,會中除通過承認去年財報外,同時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5元。萬海董事長陳柏廷表示,受到俄烏戰爭、地緣政治、美國升息通膨,歐美買氣恢復比預期慢,影響這波海運景氣的包含烏俄戰爭以及全世界推ESG,都有互相影響。對於今年展望保守,不過預期這幾個月將是谷底,但上行機會也不會大。今日會中有小股東針對去年僅發放5元現金股利有意見,陳柏廷表示,主要是全球通膨造成經濟成長率下滑,全球貨櫃輪需求低迷,考量到萬海長期競爭力,股利配發偏向保守,未來若市場穩定後將會評估增發股利。陳柏廷表示,烏俄戰爭影響大,俄羅斯產油,烏克蘭生產大宗物資,油井建置使用三十年,不過全球都推ESG,讓油商不敢積極建置油井,而疫後運輸、旅遊需求起來,供需不平衡,油價走高,推升物價走高,衝擊消費者心理因素下,消費縮手,歐美買氣恢復速度慢。陳柏廷指出,除美國外,中國儲蓄率相當高,意味有錢卻不敢消費,何時可復甦,還要觀察;至於東協市場,在積極推動基礎建設下,將會有一定程度成長,而目前租船市場持續增加。考量到全球海運市場變化,萬海一直在海運本業尋求轉型,朝運輸上、下游產業進
萬海航運(2615)今(30)日舉行股東會,通過配息5元。董座陳柏廷直言,在俄烏戰爭、地緣政治、美國升息通膨等三大不利因素,極度壓縮市場下,今年展望保守、不會太好,這幾個月是谷底,上行機會也不會大。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萬海(2615)今天召開股東常會,小股東針對去年僅發放5元股利有意見,董事長陳柏廷指出,主要全球通膨造成經濟成長率下滑,全球貨櫃輪需求低迷,考量到萬海長期競爭力,股利配發才會偏向保守,市場穩定後會評估增發股利。 陳柏廷表示,影響這波海運景氣的有二大因素:烏俄戰爭以及推展ESG,而且兩者相互影響。烏俄戰爭影響是因為俄羅斯產油、烏克蘭生產大宗物資,而油井的建置是使用30年,但全球都推ESG,讓油商不敢積極建置油井,但疫後運輸、旅遊需求增加,油價走高,推升物價也走高,消費者心理因素讓消費緊縮,歐美買氣恢復速度就慢,ESG因為全世界推淨零排碳,這個代價就是ESG會相當貴。 萬海近年來持續購船、貨櫃以及碼頭等,是對未來布局,除了強化中、長期的實力,越南、印度投資的碼頭都有相當好的獲利表現,在持續強化周邊布局增加獲利多角化,對未來並不悲觀。
海運市場供需失衡拉警報,全球航商剉咧等。主要貨櫃航商今年首季獲利年減6成起跳,亞系航商長榮(2603)、陽明(2609)年減更逾9成,萬海、以星甚至虧損。歐系航商馬士基、達飛已釋出展望悲觀憂慮,陽明準備長期抗戰,長榮、萬海(2615)將在30日召開股東會,營運展望、運價走勢、應對挑戰、未來股利政策等受關注。 長
加權指數本週在多頭發動突襲之下,一口氣突破新高,最高一度來到16184點。許多投資人包括新聞媒體都說是外資的功勞,因為短短三天(5/16~5/18)外資合計買超逾554億,加權指數上漲逾600點。不過,大家可能忽略了另一位法人,在本週也貢獻不少買超金額,這一位法人是誰呢?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萬海航運(2615)13,100TEU系列新造船「明春輪」於16日抵達斯里蘭卡可倫坡港,首航次即投入萬海亞洲-可倫坡-北美東岸AA7航線,也是該航線決定加掛可倫坡港後的第一班船。 萬海耕耘印度與斯里蘭卡市場20餘年,並於5月1日起新成立印度德里辦公室,進一步宣示強化印度佈局的決心。 萬海表示,13,100TEU系列新造船「明春輪」於16日抵達斯里蘭卡可倫坡港,首航次即投入萬海亞洲-可倫坡-北美東岸AA7航線,也是該航線決定加掛可倫坡港後的第一班船,沿途停靠上海、寧波、台北、蛇口、蓋梅、新加坡、可倫坡、紐約、諾福克、查爾斯頓,薩凡納,船到當日於可倫坡CICT碼頭舉辦匾額交換儀式,可倫坡當局對於萬海在當地市場發展的投入相當重視,當晚在可倫坡市中心的希爾頓酒店舉行AA7加掛可倫坡的晚宴,廣邀港務官員、碼頭營運商、客戶到場共享這場盛宴。 萬海航線網絡完整涵蓋印度東西南岸各大主要口岸、及通往印度次大陸交通樞紐可倫坡,貨量與營運皆穩步成長,船期穩定度、客戶滿意度亦深受肯定。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貨櫃三雄首季獲利出爐,其中長榮(2603)每股盈餘(EPS)2.38元奪冠,其次是陽明(2609)EPS 0.97元居次,萬海(2615)EPS-0.75元,是三雄中唯一虧損者。長榮海運第一季合併營收為668.27億元,年減60.88%,稅後淨利為50.43億元,年減95.02%,毛利率22.15%,每股盈餘2.38元。長榮指出,2023年度第一季貨櫃航運景氣受全球政經局勢與通膨壓力影響,整體運輸需求及市場運價均呈下滑,影響第一季營收與獲利表現;長榮海運除密切注意短期市場的貨量變化外,也將持續關注因地緣政治因素所引發相關產業鏈及貿易結構的改變,適時調配運力以因應市場發展。陽明海運第一季合併營收為369.53億元,年下滑65.36%,稅後淨利34.01億元,年下滑94.38%,每股盈餘(EPS)為0.97元,較去年同期的17.35元大幅減少16.38元。陽明指出,根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2023年供給成長為8.3%,需求成長為1.4%,市場依然呈現供過於求局面,但船舶供給面仍受日趨嚴格的國際環保法規影響,全球航商可能採
長榮海運(2603)今12日董事會通過第一季財務報告,季合併營收為668.27億元年減60.88%,稅後淨利50.43億元,年減95.02%,毛利率22.15%,每股盈餘2.38元,表現優於EPS低於1元的陽明(2609)與出現虧損的萬海(2615)。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萬海(2615)第1季稅後淨損為21.18億元,每股淨損為0.75元,展望下半年,萬海表示,公司已因應各市場經營變化,配置適合船型及調整航線來滿足客戶需求以維持公司穩健經營,公司財務結構仍然穩健,足以因應未來幾年的資本支出及外在環境的挑戰。 萬海航運第1季合併營收為255.58億元,季減35.33%,年減68.25%,單季稅後淨損21.18億元,每股淨損為0.75元。 萬海表示,從上海貨櫃運輸指數SCFI來看,2022年初高點5,109點,下滑至2023年3月底923點,減幅約81.93%,導致運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不過該指數5月初已回升至998點,顯示市場已看到復甦現象。 萬海航運4月合併營收81.31億元,月減7.08%,年減67.14%,累計營收336.89億元,年減67.99%。 萬海表示,受4月假期較多及終端需求因素等影響,貨量較上月減少,致使營收較上月減少,但已觀察到部分市場需求持續回復。 展望下半年,萬海表示,根據Alphaliner對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2023年船舶供給成長8.2%,貨運需求成長為1.4%,2024年供給成長8.9%,
萬海航運10日公告今年首季財報,合併營收為255.58億元,季減35.33%、年減68.25%,稅後淨損21.18億元,每股虧損0.75元。受到全球運輸需求疲弱、運價下滑的影響,萬海連兩季出現虧損。
運價大跌、需求下滑,衝擊萬海航運(2615)首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255.58億元,季減35.33%、年減68.25%,稅後淨損21.18億元,每股虧損0.75元,萬海已連兩季出現虧損。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2023年5月10日電)萬海航運(2615)今天公布4月營收及第1季財報,4月營收新台幣81.31億元、月減7.08%;第1季稅後淨損21.18億元,每股虧損0.75元。萬海4月營收81.31億元、月減7.08%、年減67.14%;累計前4月營收336.89億元、年減67.99%。針對4月營收呈現衰退,萬海說明,受到假期較多及終端需求因素等影響,4月貨量較3月減少,致使營收下滑,但已觀察到部分市場需求持續回復。萬海第1季合併營收255.58億元、季減35.33%、年減68.25%;稅後淨損新台幣21.18億元,每股虧損0.75元。萬海表示,從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 來看,2022年初高點5109點,下滑至2023年3月底923點,減幅約81.93%,導致運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但指數在今年5月初回升至998點,顯示市場已看到復甦現象。展望下半年,萬海表示,據Alphaliner對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今年船舶供給成長8.2%,貨運需求成長為1.4%;明年供給成長8.9%,需求成長為2.2%,公司面對這樣的挑戰,已因應各市場經營變化,配置適合船型及調整航
萬海航運今(10)日公告今年第一季財報,合併營收為255.58億元,季減35.33%、年減68.25%,稅後淨損21.18億元,每股虧損0.75元。受到景氣不佳、運價下滑的影響,萬海連兩季出現虧損。
【時報-台北電】萬海航運(2615)公布今年4月合併營收為81.31億元,月減7.08%、年減67.14%;累計前四月營收為336.89億元,年減67.99%。 萬海表示,受4月假期較多及終端需求疲弱因素等影響,貨量較上月減少,致使營收較上月減少,但守穩80億元關卡,且已觀察到部分市場需求持續回復。(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邱莉玲)
日 期:2023年05月10日公司名稱:萬海(2615)主 旨:代萬海轉投資公司勁海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向誼遠(上海)置業有限公司取得使用權資產發言人:蘇麗梅說 明:1.標的物之名稱及性質(如坐落台中市北區XX段XX小段土地):上海市虹口區東寶興路118號誼華大廈9樓2.事實發生日:112/6/1~117/5/313.交易單位數量(如XX平方公尺,折合XX坪)、每單位價格及交易總金額:使用權資產面積:321.54平方公尺(折合約97.27坪)每平方公尺使用權資產價值:約新台幣28,890元(CNY 6,526.5元)使用權資產總價值:約新台幣9,289,353元(CNY 2,098,530.07元)(採用2023/05/10 mid rate 4.4266)4.交易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交易相對人如屬自然人,且非公司之關係人者,得免揭露其姓名):交易相對人 : 誼遠(上海)置業有限公司與本公司之關係 : 關係人5.交易相對人為關係人者,並應公告選定關係人為交易對象之原因及前次移轉之所有人、前次移轉之所有人與公司及交易相對人間相互之關係、前次移轉日期及移轉金額:選定關係人為交易對象的原
萬海航運(2615)公布今年4月合併營收為81.31億元,月減7.08%、年減67.14%;累計前四月營收為336.89億元,年減67.99%。
【時報-台北電】萬海(2615)公布112年第1季財務報告:營業收入255.57億元,稅前淨損24.51億元,本期淨損21.1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損21.18億元,基本每股損失0.75元。(編輯:龍彩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