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長榮 個股留言板
長榮(2603)日前法說會上公布第一季營收達到1,09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13億元,年增約為24%,獲利部分,受惠油價下跌,每噸燃油成本從去年的522美元下降到506美元,營運表現仍在正規運作,但是美國關稅政策走向仍然不明朗,貨主態度暫趨保守,恐影響第二季泛太平洋航線的貨量。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5年4月28日電)針對美國對等關稅影響,貨櫃三雄高層均坦言短期美國線貨量下滑,關稅暫時壓抑出口貨量,但應該只是暫緩,美國線長約運價還提升3至4成,後市要持續觀察政策與艙位供需狀況。台北市輪船商業同業公會今天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會員大會,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高層均出席。針對美國對等關稅的影響,萬海總經理謝福隆受訪表示,美國線一定受到影響,美西、美東貨載都不理想,航商有調解機制,減班、併班發生在美西比較多;現在出口到美西較不受影響的國家大概是越南、泰國,印尼也有增加。他指出,近洋線狀況還好,今年前4月運費都比去年同期成長3成;中東印度線4月稍微受到關稅影響,貨載持平。他表示,今年長約價格都簽得比去年好,美國線平均單櫃運價年增35%到40%,長約占比大概是30%至35%;雖然關稅暫時壓抑出口貨量,但應該只是暫緩,除非終端需求完全沒有,才會造成貨載看不見。他認為,終端需求還是會有,畢竟美國消費者還是有需要,目前觀察客製化家具、工具機、低單價的電商等影響不大。美國對等關稅經90天的豁免後,會不會是航運界的新挑戰,謝福隆表示,就看終
美中貿易關稅戰對海運影響顯現,長榮海運(2603)總經理吳光輝今(28)日表示,第二季貨量下降很多,關稅戰未來如何發展,會不會有急單,都還不清楚。目前在美國是缺貨的問題,而不是漲價的問題,航運業運力供給是有限的,要很快變動有困難,就像疫情爆發、紅海危機爆發初期,都會引發一些混亂,這次關稅戰會不會這樣也不知道,貨量起伏太大,對航運業來說是一個負擔,但究竟是不是「甜蜜」負擔,只能邊走邊看。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美國總統川普4月公布對等關稅近一個月,貨櫃航商業者今(28)日在台北市輪船商業同業公會大會上表示,受到關稅衝擊,短期貨載狀況確實受到衝擊,不過包含長榮(2603)、陽明(2609)及萬海(2615)雖都坦言短期確實有影響,但都並未悲觀看待,強調都還需要觀察;不過長榮、陽明及萬海等業者也都強調,今年北美長約價確實優於去年同期。長榮總經理吳光輝日前在法說會上表示,美國關稅政策走向尚不明朗,貨主態度暫趨保守,影響第二季泛太平洋航線貨量;不過吳光輝也強調太平洋航線第二季貨量下滑,只是出貨時間遞延問題,只要貨還在就沒有悲觀理由;對於全年仍持審慎樂觀看法。 包含長榮、陽明都認為,亞洲製造短期地位難以取代,儘管短期受到關稅衝擊貨載不佳,出現遞延現象,不過也強調,如果庫存偏低,應該還是需要進口。陽明總經理白崑榮表示,現階段很難完全評估美國關稅的衝擊影響,因為關稅政策一直變來變去,而美國每年從亞洲進口2,200萬TEU至2,300萬TEU的貨量,短期間這些貨量不可能全部被美國製造所取代,對於貨量也不需要悲觀看待,除非發生系統性風險,造成美國經濟情況惡化衝擊購買力下降,不然預估
長榮(2603)今(25)日舉辦法說會,總經理吳光輝及經營團隊分析今年營運概況,吳光輝也維持去年底法說會的看法,對今年海運產業及營運仍審慎樂觀,更指出需求沒有不見,只是「被壓抑」,至於股利配發率方面,仍維持5成。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針對美國USTR提出對特定船舶課徵港口費用,長榮海運(2603)總經理吳光輝表示,長榮海運依據不同航線及市場營運特性,選擇具競爭優勢的船型進行布局。而長榮整體船隊中,屬中國船廠建造船舶,目前布署在歐洲及亞洲區域航線,並未配置於美國航線。長榮海運若將經董事會核准並依法公告之未來三年內預計交付的新造船計入計算,中國造船的占比預估在20%左右,為因應潛在市場變化提供充足彈性。針對USTR 301條款政策影響,長榮表示,世界航運理事會(WSC)公開表示憂慮,指出該政策擾亂既有的投資和營運安排,增加美國出口商的壓力,特別是農業產品,以淨噸位計費可能懲罰高效率船型,導致運輸成本上升,消費者最終買單。長榮海運與海洋聯盟夥伴將根據市場需求,彈性調整艙位與船隊配置,確保服務品質與競爭力,降低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針對美國USTR 301條款針對陸製船舶課徵港口費用,長榮(2603)總經理吳光輝在今天法說會上表示,以未來三年預計交付的新造船計入計算,中國造船的占比預估在20%左右,對於未來變化可以彈性應對。 美國USTR提出對特定船舶課徵港口費用,引起了全球關注。世界航運理事會(WSC)公開表示憂慮,指出該政策擾亂既有的投資和營運安排,增加美國出口商的壓力,特別是農業產品,以淨噸位計費可能懲罰高效率船型,導致運輸成本上升,消費者最終買單。 長榮指出,旗下中國大陸興建的船舶主要部署在歐洲及亞洲近洋航線,沒有航行美國,未來三年預計交付的新造船計入計算,中國造船的占比預估在20%左右,同時,與海洋聯盟夥伴將根據市場需求,彈性調整艙位與船隊配置,確保服務品質與競爭力,降低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5年4月25日電)針對川普對等關稅政策,長榮(2603)表示,整個4月艙位量縮減3到4成,中國進出口量縮了6到7成,改到東南亞出貨的狀況沒那麼快,太平洋航線第2季貨量下滑,認為只是出貨時間遞延的問題,「貨還在,就沒有悲觀的理由」。長榮今天舉行法人說明會,展望今年,長榮總經理吳光輝表示,首季運價年增49%,貨量增加雖然較少,但首季雖是低點,還是呈現增加趨勢,而貨價、貨量和油價的3大指標,今年首季都是往好的方向發展,抱持會比去年首季更樂觀的看法。他表示,今年原本通路大零售商都對美國進口貨量抱持正面看法,認為長約價都會比去年增加,長榮中大型客戶簽約狀況量、價都大幅提升,但關稅問題干擾市場,中小型客戶簽約動作較慢,估計4月底會全部簽完。針對中美關稅超高關稅影響對,吳光輝表示,中美貨主持觀望態度,有些則出貨暫停,「第2季貨量真的有受到衝擊」,中國出口轉移到東南亞的現象不能說沒有,但還不明顯。針對台灣出口,吳光輝說,關稅效應影響下,長榮觀察到台灣出口都達到目標值,南美洲、近洋、南亞線,貨量都和預估一樣,穩定成長不受影響。他指出,東亞區很長時間都是全球生產基地,中國以貨櫃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長榮(2603)今天舉行法說會,總經理吳光輝表示,美中之間超高關稅對第二季貨量絕對有影響,貨主態度暫趨保守,現在甚至有些暫停,今年能見度和往年相比不是很清楚,尤其泛太平洋航線,但運輸的貨物以剛性需求為主,多數貨品為食衣住行民生物資與供應鏈的半成品、零件,貨量並沒有減少,只是出貨時間遞延問題,現在沒有悲觀理由,今年抱持審慎樂觀態度。 長榮2025年第一季營收1099億元,年增24%。平均運價每TEU1222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5美元,漲幅19%。貨量也小幅提升,達到261萬TEU,年增3%。平均每噸燃油成本則從去年的522美元降到506美元,成本下降3%,整體而言,第一季相較去年,仍呈量增價揚的趨勢。吳光輝表示,去年第一季獲利173.8億元,以今年第一季運價、貨量和油價觀察,今年首季都是往好的方向發展,對第一季獲利持更樂觀態度。 長榮應對關稅戰引發的市場波動,航運業目前採取空班、減班或撤線等措施,以適應需求變化。然而,這些調整牽動的不只是船期,還涉及船隊調動、港口泊位、內陸鐵路與卡車轉運,以及空櫃的調度,對整體供應鏈的穩定性構成挑戰。 針對今年簽訂長約狀況,
長榮(2603)25日舉辦法說會,總經理吳光輝及經營團隊以三大主軸來分析今年營運概況。吳光輝維持去年底法說會的看法,對今年海運產業及營運仍審慎樂觀。至於股利配發率仍維持5成。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長榮海運( 2603 )今(25)日舉行法人說明會,針對今年展望,長榮海運總經理吳光輝表示,儘管IMF最近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今年和明年分別為2.8%和3%,仍維持正向成長。目前美國關稅政策走向尚不明朗,貨主態度暫趨保守,影響第二季泛太平洋航線的貨量。太平洋航線第二季貨量下滑,只是出貨時間遞延問題,貨還在就沒有悲觀理由;對全年審慎樂觀。受到川普對等關稅衝擊,吳光輝表示,整個4月艙位量縮減3到4成,中國進出口量縮6到7成,改東南亞出貨狀況沒那麼快,第二季泛太平洋航線貨量下滑,不過強調,目前只是出貨時間遞延,貨還在就沒有悲觀理由。長榮海運2025年第一季營收1,09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86億元增加213億元,成長約24%,第一季平均運價每TEU1,222美元,比去年同期多195美元,漲幅近19%;貨量小幅提升,達到261萬TEU,比去年多8萬TEU,增幅約3%。平均每噸燃油成本則從去年的522美元降到506美元,成本下降約3%,第一季相較去年,仍呈量增價揚的趨勢。針對川普對等關稅議題,根據資料,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貨量在泛太平洋航線的佔比已從2017年的69%降
川普關稅重挫全球供應鏈,與美國USTR 301條款對中國在海事、物流及造船行業的調查,更讓航運業界重震,長榮海運25日法說會上表示,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貨量在泛太平洋航線的佔比已從 2017年的69% 降到 2024年的59%。這反映出「China Plus One」的策略正在進行,但供應鏈重組仍不容易,轉口貿易也仍然活躍。
日 期:2025年04月22日公司名稱:長榮(2603)主 旨:長榮受邀參加永豐金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發言人:吳光輝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4/04/25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4/04/25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5 時 0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1樓(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11樓)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受邀參加永豐金證券舉辦之法說會,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5.其他應敘明事項:欲參加者需事先報名,請洽永豐金鄒小姐 (02)23828166或E-MAIL:joyce.tsou@sinopac.com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時報-台北電】高殖利率保護傘也沒用!川普開出90天關稅人道走廊,但搶貨潮卻無如預期出現,市場傳出本土法人出具報告,不僅預估貨櫃三雄獲利恐將腰斬,甚至預期明年恐由盈轉虧,今(21)長榮(2603)一度跌破200元整數關卡,萬海(2615)、陽明(2609)最多有4%以上的跌幅。 根據貨攬業者的說法,雖然美國有90天的關稅緩衝期,但海運市場並未出現如預期的搶貨、爆倉、漲價,甚至因為貨主觀望,被取消的亞洲到北美運力達20%。 原先在大盤不動盪之下,貨運三雄具有保護傘支撐,成為許多投資人資金的避風港,尤其是長榮擬配發32.5元,殖利率衝高至15%以上,陽明也有10%,萬海也有4%。 不過《工商時報》報導,在川普關稅政策之下,全球物流陷入混亂,備好貨的進口商觀望,上周SCFI終結連4漲,遠東線運力取消2成,美西線也跌4.5%,最新本土法人甚至出具報告,貨櫃三雄今年獲利腰斬的可能性很大,甚至不排除三雄明年可能轉虧。 法人指出,雖然貨櫃三雄殖利率迷人,但要小心「賺息、卻賠上價差」,關稅風暴尚未完全撥雲見日,要留意後續發展,近期長榮千張以上大戶持股比重連續2星期降低,萬海上周也出現減持狀況,只有陽明
貨櫃三雄同步沉船...隨上周SCFI運價指數轉跌,市場盛傳的「搶運潮」成一場空,取而代之的是濃厚觀望氣氛與船班停滯,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今(21)日同步走跌,分別有4%~5%不等的跌幅,長榮更跌破200元大關。摩爾投顧分析師林漢偉表示,隨市場期待搶運潮落空,現須關注籌碼面是否鬆動,很可能出現「不填息」,在不確定性過大情況,先行換股或觀望較好。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5年4月18日電)美國公布中國船舶港口費徵收方案,分析師指出,收費標準或費用比前次方案下降許多,船公司可透過航線調度來減少衝擊,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目前航行美國的中國製船隻比重分別為0%、17%、0%,可望受惠美國線長期運價潛在上漲機會。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今天發布對中國擁有與營運船舶課高額港口費、中國承造但非中國營運商的船則課較低費用的計畫。川普政府藉此打擊中方在海運的主宰地位,振興美國國內造船。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貿易代表署今天表示,港口費將按每趟赴美航程收取,每艘船每年最多徵收5次,6個月後開始對中國船東和運營商的中製船舶每趟美國航程徵收每淨噸50美元費用,接下來3年裡的費用是每淨噸年增30美元。至於中國建造但非中國運營商的船,則按淨噸位或是貨櫃數量收費,6個月後的收費方式為每淨噸18美元或每只貨櫃120美元,接下來3年裡每淨噸年增5美元或按比例增加貨櫃費用。分析師指出,由於前次USTR公布收費標準後收到大量反對意見,因此方案調整後無論收費標準或費用都下降許多,其他差異還有收費改採漸進式,收費對象改為僅限定於靠港美
川普人造「搶運浪」來襲!萬海(2615)今(18)日成為領漲股,早盤一度狂噴8.5%,強勢領航三雄展開漲勢,陽明強漲4.5%、長榮則上漲3.3%。亞洲投顧分析師吳岳展表示,搶運題材依然續燒,目前有小帶大的趨勢,這波題材還具有上漲空間,可觀察萬海的走勢來進行操作。
日 期:2025年04月17日公司名稱:長榮(2603)主 旨:長榮董事會決議召開114年股東常會(新增報告事項)發言人:吳光輝說 明:1.董事會決議日期:114/04/172.股東會召開日期:114/05/293.股東會召開地點:桃園市蘆竹區新南路1段163號15樓會議廳4.股東會召開方式(實體股東會/視訊輔助股東會/視訊股東會,請擇一輸入):實體股東會5.召集事由一、報告事項:(1)113年度營業報告(2)113年度審計委員會審查報告(3)113年度員工酬勞及董事酬勞分配情形報告(4)113年度董事酬金分配情形報告(5)說明股東提案未列入本次股東常會議案之理由(新增)6.召集事由二、承認事項:(1)承認113年度營業報告及財務報告案(2)承認113年度盈餘分配案7.召集事由三、討論事項:(1)討論修訂「章程」案(2)討論解除董事競業限制案8.召集事由四、選舉事項:無9.召集事由五、其他議案:無10.召集事由六、臨時動議:無11.停止過戶起始日期:114/03/3112.停止過戶截止日期:114/05/2913.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時報-台北電】台驊控股(2636)於114年4月8日至17日,期間累積取得長榮(2603)150萬股,每股均價198.5元,交易總金額2億9774萬5千元。(編輯:廖小蕎)
FactSet 最新調查:長榮(2603-TW)EPS預估上修,預估EPS、預估營收、目標價、歷史獲利表現、即時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