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刺激綠能發展!台系太陽能廠搶海外商機 仍憂政策導向「市場變數多」

美國政府通過《削減通膨法案》(IRA)、並延長太陽能投資租稅減免優惠(ITC),大幅刺激當地太陽能需求;美系廠前來敲門合作,台廠赴美發展成為海外市場重點目標,太陽能搭配儲能系統整合架構將成市場主流,可望進一步拓展營收成長動力來源,不過,台廠仍審慎考量赴美建廠,主要是太陽能產業及政策變數多,大國之間的政治角力也需要時間觀察。

Solar panels create electricity on the roof of a house in Rockport, Massachusetts, U.S., June 6, 2022. Picture taken with a drone.    REUTERS/Brian Snyder
美國加強再生能源發展力道,大幅刺激當地太陽能需求。圖為太陽能光電模組於美國麻州一戶屋頂上發電。圖/路透社 (Brian Snyder / reuters)

在美中貿易戰背景下,為了避開擁有太陽能產業優勢的中國供應鏈,美國陸續加大「中國以外」的再生能源發展力道,如提出4,300億美元經費,承諾給予太陽能、風力發電等項目租稅減免,並涵蓋儲能、生質能和氫氣,強化美國在地能源供應鏈。

美國、歐洲政府陸續提高能源自主意識,降低對中國及俄羅斯的依賴,「在地化生產製造」縮短供應鏈成為產業趨勢,並致力打造深入完整、掌握度更高的供應鏈體系。

儘管多數台廠看好美國IRA法案補貼再生能源生產及製造,可望創造太陽能市場規模30%至50%成長,但太陽能市場變數仍多,當能源產業成為政治角力的談判籌碼,台灣能源業者多半抱持審慎樂觀的看法,尤其太陽能產業變化大,立法後需要時間觀望,不會突然就赴美建廠。

聯合再生太陽能事業總經理沈維鈞認為,未來一兩年,太陽能產業充滿挑戰及不確定性,包括全球升息循環、原物料價格飆漲,卻同時因為歐美陸續提高再生能源比重,強化布局並減少依賴,使綠能產業充滿機會。

不過,沈維鈞也提醒,能源產業畢竟是「政策導向產業」,該如何在多變政策取得最大商業利益,大國之間的角力和政經環境變化皆是挑戰,也是企業必須要觀察和考量的重點之一。

Solar panels provide energy and shade for this California parking lot.
太陽能光電板為美國加州一處停車場提供能源及遮蔭。圖/Getty Images (Steve Proehl via Getty Images)

元晶太陽能副總經理廖偉然則指出,美國IRA法案祭出鼓勵措施,是台廠前往美國設廠的關鍵考量之一,尤其美國正降低對中國廠商的依賴,將是台廠切入美國供應鏈的機會;元晶也正審慎評估中,近期將派同仁前往美國考察狀況。

據了解,元晶模組產品已獲美國UL認證,意即元晶太陽能電池現有美系客戶外,也將規劃以模組進軍美國太陽光電終端市場;投資金額約落在4至5億元,年產能約500MW或1GW,最快將在明年第一季有所斬獲。

針對海外布局情形,茂迪總經理葉正賢看好明年海外市場需求將是最大成長動能,營收比重從現有的30至35%,提升至40%以上;茂迪在中國馬鞍山廠的產能專攻日本、歐洲、中東等屋頂市場,目前訂單能見度可看到明年上半年,且有美國廠商詢問相關合作機會。

就整體而言,太陽能產業受惠各國政府能源政策,明年全球太陽能裝置量將超越200GW,國際需求將持續成長,各國積極建置太陽能發電設施,有利環境搶國際訂單,產業充滿機會,也充滿挑戰,評估赴美建廠的長期機會和風險更謹慎留意。

(審核:呂俊儀)

延伸閱讀

提高太陽光電新標準!元晶推出540W模組 明年啟動「第3條大尺寸M10產線」

泓德能源「今年開工案場量」累計達200MW!拚明年Q1掛牌上市

引進14MW大風機!西門子歌美颯和海龍風場簽約「將在台灣生產73座風機」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楊絡懸:專訪過台積電董娘張淑芬的藝術公益、側寫過英國前首相梅伊的政經脈動。相信不論是企業大老闆、小人物或社會角落,都有值得被記錄的故事,期盼透過深度和廣度的觀察力,帶來最宏觀的專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