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大廠 掀醫療照護產業變革

亞馬遜(Amazon)在2022年7月宣布以39億美元收購美國會員制連鎖診所One Medical,提供個人及企業客戶面對面診療及遠距醫療服務;隨後於2022年8月宣布將關閉原有Amazon Care部門,藉以重整自家醫療照護事業。Amazon由併購線上藥局到併購實體診所,逐步進軍醫療照護市場。長期照護與遠距醫療需求吸引ICT大廠陸續跨足醫療照護領域,促使醫療照護產業變革。

雲端業者搶攻醫療資訊

在目前ICT大廠中,以雲端大廠對醫療資訊市場布局最為積極,包含:Google、Microsoft及Amazon等。Google很早便投入醫療領域,由母公司Alphabet投資生技或AI相關公司,運用AI技術進行疾病檢測與新藥開發。Google自2019年以來,便積極與大型醫院合作開發醫院資訊系統與電子病歷搜尋引擎,並與連鎖藥局CVS旗下零售診所服務MinuteClinic合作,讓使用者能透過Google搜尋引擎與地圖預約看診。

Microsoft在醫療領域則著重於醫療雲端與AI工具,在醫院流程管理方面,Microsoft在2021年以197億美元併購臨床語音AI大廠Nuance,將門診醫病對話轉為文字紀錄,簡化臨床文件的製作。除整合臨床語音辨識外,Microsoft也將旗下Teams與美國第一大電子病歷系統(Epic)、美國遠距醫療平台(Teladoc)整合,可將文字化的醫療對話紀錄與電子病歷資訊整合,產出臨床紀錄作為診斷參考。

廣告

Amazon近年來在醫療上的布局主要為醫療雲和線上藥局。Amazon透過醫療雲提供醫療設備廠商、藥廠使用AWS服務。另外,Amazon在2018年收購線上藥局PillPack,兩年後推出Amazon Pharmacy,將其電商物流之優勢轉向藥品市場。Amazon的語音辨識技術Alexa也在2019年通過美國健康保險可攜與責任法(HIPAA)合規性認證,後續被美國門診系統商、遠距醫療平台採用。2022年7月併購One Medical則進一步將版圖擴及實體疾病診療領域。

Google、Microsoft及Amazon進入醫療照護市場,早期皆投入健康促進與遠距照護產品或服務,而後逐步跨入醫療核心業務。共同點為提供醫療雲平台,差異點則基於核心優勢採取不同策略。

Google企圖運用網路服務連結用戶與醫生,以提供更便利的醫療服務;Microsoft企圖提供醫療相關工具與醫院更緊密結合,協助醫護人員專注提供醫療照護;Amazon則企圖運用電商物流優勢,提供線上看診並結合送藥到府服務。

四大變革與二大關鍵思考

新興科技導入醫療照護市場促使產業面臨四大變革,一是醫師工作模式:由醫生獨立看診,轉變為醫師與AI協作,透過AI影像辨識輔助診療,協助醫師做最佳判斷,並透過AI語音辨識簡化臨床文件製作;二是醫病互動關係:在疫情非接觸需求下,民眾對遠距看診接受度提高,預期在科技輔助與法規鬆綁下,遠距診療將更為普及。

三是醫藥供應模式:傳統醫材廠商需要瞭解新興智慧醫材規範,而傳統醫藥通路業者,也需因應線上藥局競爭重新思考定位;四是醫學研究方式:透過醫療資訊標準化與共享機制,輔以隱私強化技術,未來醫學研究將由單一醫學中心資料,擴大為跨院與跨域醫學資料,運用聯邦式學習與高效能運算,朝精準醫療發展。

面對醫療照護產業變革,ICT業者欲切入醫護照護市場需思考二大關鍵課題,一是誰買單?全民健保為國內醫療院所背後最大財力支柱,醫療費用申報與給付需符合規範,因此,新興醫材或智慧醫療服務是否能獲得健保給付為醫院方第一考量。若健保無法給付,民眾是否願意自費?或者由保險公司給付?能否與保險公司合作設計新型態保單?若能為醫院拓增財源,將提高院方採用意願。

第二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目前醫療新創業者提供的解決方案多為單一產品或服務,即便該產品能明顯提升診療準確率或降低醫護人員工作負擔,但如果無法與既有流程相整合,則無法提高醫院採用意願,因為醫院講求標準化作業流程,以避免出錯,若需額外使用其他產品或服務,則易增加出錯風險。

健全臺灣智慧醫療生態系

國際雲端大廠運用自身雲端平台與軟體能力,提升醫療院所資訊能力企圖降低醫護人力負擔,使醫護資源更專注於病患照護,並進而提升營運效能。除資訊大廠外,國際新創業者亦積極布局醫療領域,以輔助診斷、流程優化與遠距照護為三大重點項目。

傳統實體通路業者面對醫療照護產業變革,也積極思索應變之道,例如美國零售大廠Walmart近年來積極推動旗下健康照護事業Walmart Health,並在2021年5月併購提供遠距診療服務之MeMD,企圖營造社區消費者到診所接受診療或拿藥時順便購物之情境,並提供低價且透明的醫療保健服務。

疫情與政策推動加速醫療照護產業轉型,產業未來將朝雲端化與智慧化發展,醫療資訊標準化與資安防護為發展智慧醫療之基石。

國際ICT大廠積極推動醫療資訊平台與醫療系統串接,新興科技驅動醫療創新與沙盒試驗。在智慧醫療趨勢下,我國ICT業者除提供資通訊硬體外,可由輔助診斷、流程優化及遠距醫護等角度切入,協助國內醫療體系升級,健全臺灣智慧醫療生態系,進而開創國際醫療照護市場。

(作者為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許桂芬)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英業達 攻5G專網智慧工廠
養地怎麼認定? 動工合理期間出爐
工商社論》數位貨幣監管大突破 美國將立法規範「穩定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