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也要排毒除濕氣?!解決水腫、虛胖、精神不振、皮膚發癢等體內潮濕問題,只靠飲食&運動按摩就能有效改善!
在持續多年的疫情下,現代人越來越有健康意識,除了外在環境的清潔,體內環保也是大家都很感興趣的健康話題之一。很多人不曉得原來我們的身體也要定期做到除濕工作,不但能加強代謝有效排除髒污毒素,對於最需要的瘦身也相當有幫助,有關體內除濕的眉眉角角幫大家做好懶人包了,快筆記收藏下來為我們的身體打造煥然一新的舒適空間吧!
文:Yahoo時尚美妝編輯群 圖:Getty Image
👉90%肥胖都是體質太濕惹的禍!中醫傳授3招「除濕瘦身法」,不用節食就能自然瘦下來。
👉孫儷都靠「泡腳」祛寒!手腳冰冷、水腫全有解,多加「這個」還能一秒暖起來
為什麼體內會產生濕氣?
身體裡的濕氣來自於「外在環境影響」、「身體機制」這2大類。如果我們長期居住的環境很潮濕,或是常下雨的地區,就很容易吸收到外在環境的潮濕而在體內產生濕氣。像海島型氣候的台灣地區,夏季多颱風,既炎熱又多雨,就是濕氣很重的時候。
對人體最適宜的濕度是40%—60%,當氣溫高於25℃時,最佳的相關濕度為30%
生理方面,像夏天本然就很炎熱會流很多汗,其實是很好排除毒素與廢棄物的代謝作用,但我們常立刻躲進冷氣房裡避暑,毛孔收縮廢棄物排不出來,會長期堆積濕氣在體內。近年全球氣候異常變化,如春天反而寒冷或秋天反而炎熱,或是急遽過冷或過熱等現象,在中醫角度來說,突然的外在變化讓人正氣不足,抵抗力變弱,濕氣也就趁虛而入。
身體濕氣重容易出現哪些症狀?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體內濕氣太重容易得「濕邪」,不只外在環境潮濕因素之外,體內也容易生濕氣,如果是天生體質氣虛的人,容易代謝不佳,影響脾臟的運作功能,來不及被吸收水分自然就會滯留在體內,並異常堆積出濕氣,進而造成許多生理上的不適症狀。首先先來檢視看看自己中了哪些呢?
✔️皮膚發癢、起疹:當濕氣從皮膚排出,造成腫起、搔癢、起疹、水泡等反應,通常從手、腳開始蔓延,就算好了也容易再復發。
✔️胸悶、腹漲、食慾不振:老是有胸悶或呼吸困難的感覺,食慾明顯低下,或是吃一點就感覺胃脹,甚至有隱隱的噁心感。
✔️多咳嗽、多痰:以中醫來看因為脾為生痰之源,濕邪會產生多黏滯痰濕的症狀,明明沒有感冒也有咳嗽及多痰產生,還會有口臭症狀。
✔️頭重悶脹、四肢重:頭部感到昏沈、頭暈目眩,四肢異常慵懶,小腿肚有明顯沉重感,關節痠痛等都是「濕性重濁」的表現。
✔️身體明顯浮腫感:早上起床臉部、眼部有明顯浮腫且不易消退,或用手掐小腿會容易留下壓痕,要過段時間才能慢慢恢復。
✔️全身倦怠、沒有精神:身上好像背著大包袱般疲累、睡很多卻睡不飽,甚至越睡越累,因為體內濕氣太重會把脾臟功能困住,會產生全身乏力感。
✔️舌苔厚:正常是一層薄薄的白色舌苔,如果發現有異常變厚,或非白色舌苔現象,都可能是身體發出的隱藏警訊。
✔️體型異常肥胖:正常飲食卻莫名其妙變胖了,感覺喝水都胖,過多濕氣讓脾臟的水液的代謝出了問題,所以體重一直增加。
✔️陰部起疹、分泌物異常:濕氣過多容易讓皮膚發癢、起疹,尤其在私密處更為明顯,或是分泌物異常過多、異色、或有氣味,多半是體內太潮濕引起。
✔️排便稀軟、黏膩:濕氣堆積在消化系統內,水分太多,就會影響排便,造成腹瀉、稀軟不成形、很難沖掉的狀況。
原來這些生活習慣造成體內堆積濕氣!
濕氣的產生除了外在因素影響之外,日常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也常是讓濕氣堆積在身體裡的重要關鍵,進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體內環保的效率!在學會為身體除濕前,必須先仔細檢查自己的生活行為,看看這些不OK的習慣你中了哪些呢?
✔️平時飲食重口味
太過油膩、刺激、生冷這方面的食物對脾胃的傷害很大,不容易消化且腸胃容易悶脹。另外甜食攝取過多也容易傷害脾臟,反而助長濕氣囤積。
✔️愛喝冰飲、愛吃冰品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長期或過多冰品、冰飲、生冷食物,是在傷害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因此容易引發其他併發症現象,特別是夏天與春天更加明顯。
✔️熬夜,睡眠不充足
常熬夜或睡眠明顯不夠的人容易引發脾虛現象,消化及代謝功能自然就變差,體內的濕氣無法排出只能越積越多。
✔️老是坐著不運動
久坐會使腦供血不足,容易疲累、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頭疼、頭暈,還會讓身體代謝力下降,體內的濕邪就很容以發生。
✔️愛喝酒
酒類容易讓濕氣產生,其中啤酒更是助濕劑,常喝啤酒影像脾胃的運化功能,雖然夏天來杯冰涼啤酒很過癮,但平時少喝還是最重要的。
✔️洗頭沒有即時擦乾
很多人喜歡洗完頭讓它自然乾,或是濕漉漉地待在在冷氣房裡,甚至沒有吹乾就去睡覺,濕氣藉由濕髮進入體內累積濕寒,是最常見的NG生活習慣。
✔️流汗不擦乾、洗澡水太冷
流完汗沒有馬上擦乾身體就馬上進冷氣房、吹電風扇享受急速冷風,就很容易讓濕氣入侵。像夏天洗澡水太冷、蓋潮濕的被子或穿沒有完全乾透的衣服都很不OK。
✔️環境潮濕不通風
外界的潮濕容易引發內濕,像台灣夏天既潮濕又悶熱,如果長期處在一個不通風的空間會容易堆積濕氣,趁天氣好的時候常打開門窗位房間換氣,才是正確的作法。
體內除濕要先養好脾胃!多吃這些有助趕走濕氣
如果平時習慣外食,就容易吃得油膩、吃得重口味,因此傷害了我們的脾胃消化系統,影響正常代謝功能濕氣就容易殘留在身體內,所以從日常的飲食上稍做調整,由中醫師推薦幾種多吃可以養護脾胃、有效去濕氣的食材,大家不妨試試看喔!
為身體除濕氣應該要吃的食物:
1. 薏仁:促進新陳代謝、健脾止瀉
2. 綠豆:清熱解毒、去痰濕、降壓降脂
3. 冬瓜:利尿消腫、解熱毒、消浮腫、有助於減肥
4. 洋蔥:抗氧化、抗發炎、化濕去痰、控制血糖、抗癌、抗菌、降血脂、將血糖
5. 苦瓜:補腎健脾、明目解毒、利尿涼血、去濕止癢、防止動脈硬化
6. 生薑:補血去濕寒、腸胃殺菌、促進代謝、促進腸道蠕動、預防血栓、鎮咳去痰
7. 玉米:降壓降脂、利尿排石、消水腫、健脾胃
8. 白蘿蔔:促進脂肪代謝、預防膽結石生成、
9. 山藥:益腎、抗衰老、養血、補腦、止咳定喘
10. 扁豆:消暑化濕、健脾胃、治脾虛嘔逆、止瀉、治白帶過多
為身體除濕氣應該要吃的水果:
1. 蘋果:有補氣、健脾、益胃、生津、潤燥等功能
2. 柑橘、柚子:含有豐富維他命,能健脾消食、清熱化痰,可幫助排濕氣
3. 無花果:有很好的去濕、清熱效果,也能幫助開胃、健脾
4. 木瓜:富含維他命A & C及胡蘿蔔素、可幫助消化、健脾胃、去除濕氣
5. 水梨:可以滋潤肺胃、清熱化痰、富含膳食纖維、維他命C、可補鐵
中醫師親教三道體內除濕養生茶
DIY袪濕又能瘦身的紅豆薏仁湯
超簡單!袪濕、美白功效檸檬薏仁茶
👉小腿容易水腫、屬於易胖體質?小心是「身體濕氣重」影響,中醫師推薦四款除濕去脂茶幫助改善
👉祛濕氣/消水腫/美白,秋季養生”冰糖雪梨金桔檸檬薏仁湯”食譜來了!
👉原來小黃瓜和番茄是減肥神物?韓劇女神朴信惠靠這3招飆瘦10公斤!不僅消了嬰兒肥、連小象腿也變成筷子腿!
去除體內濕氣該從調整生活習慣做起!
☆日常勤運動:運動可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建議平時可多嘗試跑步、游泳等「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
☆避免長時間待在潮濕環境:日常生活應減少暴露在潮濕的環境中,不要直接睡地板、不穿沒乾透的衣物、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等,避免濕氣容易在體內堆積。
☆飲食營養均衡:腸胃系統好壞會直接影響營養、水分代謝,必須要有營養素不可少,飲食也避免太過油膩,預防引起腸胃發炎、悶脹等異常現象。
☆不攝取過多寒冷食物:中醫認為過多生冷食物、涼品會容易讓消化系統功能停滯,進而影響身體代謝作用,無法將濕氣有效排出體外。
☆少吃甜食:甜食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家中發炎症狀;也容易影響內分泌紊亂,造成血氣不足。
☆生活作息應正常:中醫認為睡不夠是脾虛的表現,睡好覺可讓身體感覺輕盈,要養好脾胃就要先不熬夜、睡眠充足做起。
☆不抽菸、不喝酒:菸酒中的刺激因素也會導致體內濕熱的產生,對肝臟造成傷害,長期下來容易影響脾胃正常運作。
在家超簡單運動&按摩為身體排毒、排濕!
要加強身體代謝機制,首先身體要先動起來!懶得出門運動也沒關係,透過影片介紹幾種超簡單的室內運動法,每天流點汗就能幫助代謝效果更佳。另外還可搭配簡單的按摩手法,定期這樣做也可增加排毒、排濕的功效,還可邊追劇邊按摩一點都不浪費時間。
每天2分鐘下半身消水腫運動(37:38開始)
袪濕排毒瑜珈伸展動作
日常去水腫保養—穴道按摩(3:47開始)
身體2大除濕開關!中西醫教你穴道按摩
延伸閱讀:
👉跟著Hailey Bieber穿出修身好比例!「短版針織上衣、寬版西裝外套」等時髦基本款推薦
👉美妝大件事!Revive確定明年漲價、香奈兒推史上首款倒數日曆、還有連日妹都想跨海搶的雪肌精御雅*羽生結弦限定組也終於要開賣啦~
👉條件好卻沒人追的4個星座女!摩羯女「外冷內熱」、獅子女「光芒感太強」...原來這些都是成為桃花殺手的原因
🎧時尚美妝podcast|很敢聊▶各種辛辣話題等你來聆聽!
Podcast👉https://apple.co/3tkTMMU
Spotify👉https://spoti.fi/3xGQabv
Sound on👉https://bit.ly/2Rkdpr0
美食、勸敗好物、變漂亮技巧都在時尚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