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能源車來勢洶洶 台廠緊盯

中國大陸電動車席捲全球,網傳也將攻占台灣市場,並點名裕隆將拿下比亞迪、奇瑞汽車代理,PTT鄉民一番「血洗市場」的說法,引發各界關注。經濟部、車輛公會及被點名的裕隆28日被迫出面闢謠否認,裕隆強調,「近期外傳集團有代理比亞迪、奇瑞品牌之計畫,皆非事實。」

經濟部官員表示,現行法令並未開放中國整車進口,裕隆也已澄清沒有代理傳言所提的中國汽車品牌,且新車要在台灣上市,必須經過安全檢驗,目前相關單位都沒有接到申請案件。

官員強調,政府攜手裕隆等國內數家車廠,執行汽車國產化、零組件發展等專案計畫已取得成果,未來也持續加大力道推動。

車輛公會也罕見發出聲明表示,目前政府政策規定汽車整車、底盤及少數幾項零組件貨品是禁止從中國大陸進口,本會所屬會員廠均一致支持政府維持此項政策。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核定的《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業別項目表》中,依台灣行業分類標準,製造業開放陸資投資者涵蓋有汽車及其零件、船舶及自行車等運輸工具之製造;服務業開放陸資投資者則涵蓋有行銷通路有關行業。且現行法令並無禁止在台組裝中國品牌車輛及販售之規定。也就是說,按照現行法規,網傳的比亞迪及奇瑞若有意進入台灣市場,必須與台灣製造廠合作組裝,沒有辦法直接尋求代理商整車導入。

事實上,目前於國內熱賣的英國品牌MG汽車,在被上汽集團買下後,就是透過與中華汽車合作,以進口零件搭配台灣國產零件,在台組裝整車銷售,據悉部分其他國際品牌車型在台灣也有類似的作法。

廣告

裕隆在澄清並未有代理比亞迪、奇瑞品牌之計畫的同時,也重申集團以價值鏈開放平台及移動服務生態系為發展策略,長期透過多元品牌、多元發展為生態系注入動力。裕隆指出,針對消費市場的需求將經營、導入多元品牌,以策略合作自主研發、導入在地生產、提升自製率、整車進口等多元方式,滿足台灣汽車及移動服務市場的多元需求,同時兼顧台灣產業的發展。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中國汽車產業大崛起,成功以「物美價廉」在全球搶占一席之地後,全球高中低端品牌汽車產品,幾乎無法自清100%沒有採用中國製零件;台灣在市場有需求、企業求發展的前提下,即使有若干對中國整車進口的限制,恐也難以抵擋其強勢襲台的浪潮。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2022財稅四新制 綜所稅最有感
泓德能源衝刺綠電 明年看旺
台泥認購飛宏私募 攻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