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企遭監管打擊範圍擴大,私募股權公司調整中國投資策略

【財訊快報/陳孟朔】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正在重新思考他們在中國的戰略,因為中國部份最熱門的行業受到越來越大的監管打擊,迫使投資人在其他行業尋找機遇,他們希望這些行業不太容易受到突然的政策變化影響。 路透報導,業內高管表示,私募股權(PE)和風險投資(VC)基金正從重數據、面向消費者的互聯網公司轉向半導體和可再生能源等行業。

這一轉變是由於投資人在過去幾個月中受到一連串的監管審查和針對國內大公司的激進規則變化的影響,這些公司主要來自互聯網、校外培訓和房地產行業。

例如,7月中國規定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此舉引發私募股權投資人倉皇尋找退路;風投和私募股權投資人先前已對中國校外培訓行業投入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

這場突如其來的打擊不僅會給私募股權投資人的回報前景蒙上一層陰影,而且在許多私募股權投資人坐擁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資金之時,縮小投資機會。

全明星投資基金的投資長及管理合夥人季衛東說,「我們面臨著十多年來最嚴厲的監管環境,此時市場競爭最激烈,資本最充足。隨著監管的加強,好的公司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高。總體而言,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人未來的回報可能會減少。」季衛東的香港基金專注於新經濟領域的領先公司。

根據Preqin的數據,今年有43家專注於中國的基金共籌集490億美元,接近2020年全年500億美元的金額。僅高瓴資本就在5月募集180億美元的亞洲最大的非國家支持基金。

不過,數據顯示,今年募集的基金數量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與2016年和2017年的募資高峰相比急劇下降,當時每年募集的基金超過1,100檔。

根據中國數據公司清科的數據,2020年,天使、風險和PE支持的投資總額為人民幣8,870億元(下同,約1,370億美元),年增14%,其中3,843億元投入到IT、互聯網以及半導體和電子行業。今年上半年,投資總額達4,700億元,年增50%。

本輪整頓的結果就是,許多投資人將重點轉移到不太容易受到反壟斷以及數據相關審查的行業,如半導體、自動化、可再生能源、醫療保健和側重於企業的科技服務。

部份高管也認為這些行業符合中國的戰略目標,投資人認為中國的執政者將社會主義排在股東利益之前,並對某些行業進行整改以減輕成本壓力,更好地服務於普通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