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險申訴高達5萬件 金融評議中心:年底前可全數調解結案

台灣史上最大理賠-2千多億元的防疫險風暴至今,接獲民眾申訴案件高達5萬件之多!金融評議中心新任董事長杜怡靜與總經理羅俊瑋今(22)日首度與媒體見面,談到截至目前為止,只剩下20件尚未完成調解,預計可於112年末收尾結案。不過隨著詐騙案及民眾消費意識崛起,今年來一般金融消費評議案件並沒有隨著防疫險結束,反而較去年增加將近50%之多,從一般一年處理3000件,截至最新統計已來到4200件之多。

防疫保單爆5萬件申訴,金融評議中心新任董事長杜怡靜(右)與總經理羅俊瑋(左)首見面宣布年底前全數可結案。圖/記者葉憶如攝
防疫保單爆5萬件申訴,金融評議中心新任董事長杜怡靜(右)與總經理羅俊瑋(左)首見面宣布年底前全數可結案。圖/記者葉憶如攝

受理5萬件 正式進入評議8837件

金管會旗下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積極處理2年防疫保單爭議,新接任的董事長杜怡靜表示,即將進入收尾階段,截至112年12月6日為止,防疫相關之申訴案件共計受理5萬0607件,而評議案件是高達8837件。其中最高申訴金額單案有高達30萬元,一般多落在10~15萬元左右。

評議中心委員表示,雖然本土疫情爆發約二年,但真正申訴高峰是在去年第4季,5萬多件其中自行撤件(可能是跟保險公司間圓滿解決)約占15%、評議不受理約占10%,作成評議決定(有理由)後拿到理賠金的約占20%左右。杜怡靜說,金融評等議中心在金管會的支持下,人力及資源逐步擴充,有關防疫相關之評議案件逐漸消化,如今只剩20件左,預計可於112年末收尾結案

一般金融消費爭議年增近五成

不過除了防疫保單消費爭議外,近來隨著金融投資詐騙案頻傳,還有學生打工分期詐騙等,一般金融消費爭議之評議案件也大增,今年與防疫保單爭前相較約有50%的之增幅。羅俊瑋表示,今年人力將由原本的67人增加10人到77人,增幅大約15%。

廣告

此外,評議中心除積極協助金融業者及消費者處理金融消費爭議外,考量數位科技的發展愈來愈成熟,相關的金融服務應用也不斷的創新,民眾取得金融服務的管道更加多元及即時等現象都促成金融消費行為及爭態樣的演進。在數位服務方面,也將善用數位科技的創新提供更便民的消費者保護服務,例如提升發展Al智能於官網的問答功能,但也留意偏鄉、高齡者等之需求保留傳統電話臨櫃等申訴詢服務管道,接下來也會推出LINE的服務。不過虛擬貨幣爭議、境外保單或是學生愛用的BNPL先買後付這些服務,目前都不屬於金融業,因此不在金融消費評等中心的服務範圍,因此評議中心也負起金融教育的責任,積極到校園、偏鄉中去宣導教育,期許在集結各單位資源下,攜手合作培力年輕學子金融素養的同時,一同齊心打詐,避免國人掉入詐騙陷阱。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葉憶如:22年財經主流媒體資歷,從2000年Web1.0泡沫化到Meta元宇宙Web3.0,見證台灣大小企業集團興衰史,歷經國際5次金融危機。認為金融即生活,無所不在,再難的理財知識要淺白的說。無論老小都該理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