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萬海明股東會,SCFI運價指數連7漲,貨櫃三雄Q2獲利將更佳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貨櫃三雄股東會陽明( 2609 )24日率先登場後,長榮( 2603 )及萬海( 2615 )都將於明(28)日登場,由於陽明總經理杜書勤在股東會釋出運價迎來一波小高峰,萬海總經理謝福隆23日法說會也表示,歐洲需求旺季提早在5月報到,造成市場供、需失衡,現在全球閒置船舶降到1%以下;而根據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24日出爐,運價指數連7漲,指數上漲182.67點至2703.43點,週漲幅7.24%,包含4大主要航線、澳新、西非、南非、南美以及東南亞航線運價全都上漲;長榮總經理吳光輝明日股東會對於海運景氣看法,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而長榮擬每股配發10元現金股利,也是貨櫃三雄中最高者。萬海盤中攻上漲停,長榮、陽明及萬海今日盤中股價都創波段新高。

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在24日出爐,運價指數連7漲,

其中亞洲至歐洲、亞洲至西非、亞洲至南非漲幅都逾一成以上;而亞洲至地中海線運價突破4000美元,亞洲至南美線突破7000美元。隨著第三季旺季即將到來,預估運費仍有向上的機會,隨著運價維持高檔及繼續向上攀升,市場預估將有利貨櫃三雄長榮、陽明及萬海第二季營運及獲利表現。而第三季是傳統旺季,營運有機會持續攀升。

謝福隆23日指出,歐洲需求旺季提早在5月報到,造成市場供、需失衡,加上現在全球閒置船舶降到1%以下,已來到疫情期間的水準,在艙位緊張下將帶動運價走揚,由於缺船、缺艙運價大漲的外溢效應已經擴及到其他航線,主要四大航線大漲外,同時推升澳新、西非、南非、南美以及東南亞航線運價走揚。

謝福隆指出,紅海危機後,供應鏈拉長,1條歐洲線必須由12艘船組成,現在變成要15艘才能維持供應量。各大港口也因為船舶拖班、跳港,造成塞港問題。

杜書勤則表示,原先市場預估,今年將供過於求,不過因巴拿馬運河乾旱、紅海危機等因素,大概消化15-20%運力,目前供不應求,運價來到一波小高峰,完全是意料之外。而今年北美長約價都已簽訂,優於去年同期。

杜書勤表示,受到紅海危機影響,目前看來第三季旺季還是有旺季效應,目前連櫃子都缺,而西地中海等地也有出現塞港情形,隨著第三季傳統旺季來臨,碼頭可能會更塞。至於旺季來臨,陽明也通知攬貨業者將會加收旺季附加費。

而長榮與萬海都將於明(28)日召開股東會,長榮今年第一季稅後淨利為173.82億元,年增244.7%,毛利率21.38%,每股盈餘(EPS)8.14元。今年第一季幾乎已經賺了去年全年的一半,由於第二季獲利可望持續攀升,法人估長榮今年獲利將大幅超越去年全年;至於長榮總經理吳光輝明日對於未來市場看法,也將成為市場關注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