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股》中鋼今年產銷、獲利H2>H1 今年更優拚向上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中鋼(2002)周三舉行股東會,中鋼前董事長翁朝棟已於5月18日卸任,依據公司法第208條第3項規定,總經理王錫欽於5月18日獲得所有中鋼董事推舉代理董事長職務,因此周三中鋼股東常會,由王錫欽以代理董事長的身分主持。中鋼代理董座表示,用鋼需求重回成長軌道,鋼需持穩,預估今年中鋼產銷、獲利下半年表現優於上半年,今年更可望優於去年。

中鋼代理董事長王錫欽主持致詞提到,回顧過去的一年,受到高通膨、高利息、高庫存、地緣政治高風險,以及中國大陸生產過剩、低價傾銷等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使得全球經濟成長遲緩,台灣的GDP只有1.31%,鋼鐵需求大幅萎縮,依世界鋼鐵協會統計,全球用鋼需求減少1.1%。中鋼營運也面臨價量雙跌的困境,中鋼去年全年合併營收3633億元、稅前淨利45.9億元,其中去年第4季營業利益率在亞洲一級鋼廠排名第3,EBIT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率)更是排名第2,僅次於日本製鐵,表現仍得宜。

展望今年,前述的負面因素影響已逐漸鈍化,4月30日主計總處公布台灣第1季經濟成長率為6.51%,為近三年單季最佳表現;5月2日OECD也發布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達3.1%,歐洲央行於6月6日已率先啟動降息,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將會跟進,全球經濟溫和復甦態勢已定。世界鋼鐵協會預測今年全球鋼鐵需求將增加1.7%達到17.93億公噸,114年更較113年進一步成長約1.2%(約2210萬噸),呈現穩健復甦態勢,回到成長的軌跡。

中鋼代理董座更表示,歷經超過一年半的去庫周期後,下游客戶的庫存普遍處於低檔,補庫需求有望提升,全球製造業穩步復甦,高利率環境接近尾聲,推升用鋼需求重回成長軌道,而中國大陸在擴大振興房市、投入基建、刺激消費與放寬外資投資製造業等利多政策刺激之下,鋼需持穩。預估今年中鋼產銷、獲利下半年表現優於上半年,今年更可望優於去年。面對未來挑戰,中鋼將持續貫徹高值化精緻鋼廠及發展綠能產業的經營發展雙主軸,並全面推動數位、低碳、供應鏈三個轉型,培植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以創造更高的價值與獲利。

廣告

此外,中鋼於112年產出台灣首批符合碳中和宣告之鋼材,有助提升下游業者競爭力與創造綠色轉型新商機,也成為台灣碳權交易所首批購買國外碳權商品的企業。中鋼也積極深耕綠色事業及發展綠能產業,集團軌道工程團隊去年底提前完成高雄輕軌二階工程,使環狀輕軌成圓並開啟城市大眾運輸新篇章;中能發電離岸風場已完成基樁及水下基礎安裝,預計113年8月可如期完工併網,投入綠電供應行列。

中鋼擬定113~122年十年經營發展策略,積極推動「二軸三轉」,高值化精緻鋼廠、發展綠能產業兩大主軸,數位轉型、低碳轉型、供應鏈轉型三大轉型,並擬定四大目標、十項主軸策略及各項行動方案。其中中鋼持續增建光電案場,總設置目標達120MW以上;中能離岸風場113年底前完成併網發電,未來年發電量預估約11億度,減碳潛力達每年55萬噸。而為務實推動低碳轉型,除設定長期碳中和目標外,亦加強提升能源效率、使用再生能源,期於114年達成以107年為基準減碳7%短期目標,並開發高爐添加還原鐵、高爐噴吹富氫氣體、增用廢鋼、鋼化聯產等創新前瞻製程技術,於119年達成減碳25%中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