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瑞銀資產管理:永續投資的客製化服務成為主流趨勢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永續性對於不同的人各有不同的內涵,對於環境、社會與治理 (ESG) 的立場,歸根究底取決於個人的信念體系。瑞銀資產管理認為,期望所有客戶的永續偏好完全相同並不切實際,道德標準畢竟因人而異,投資人的優先考量也各不相同。因此資產管理機構要與時俱進,必須持續創新,並且更專注於個人化服務,才不會被潮流淘汰。

瑞銀資產管理指出,永續投資信念體系涵蓋永續的投資信念及永續偏好兩個面向。首先是永續的投資信念,即對未來的信念,以及對於風險和報酬的看法。如果不釐清這一點,轉向低碳經濟就會帶來顛覆效應,無法充分反映在市場價格。其次是永續偏好,即個人或機構投資人希望避免、達成或配合的目標。例如主權財富基金可能支持區域內的永續發展;一個女性佔多數的教育退休基金,在資本配置中可能更加關注多元化、平權、包容等標準;又或者,個人或機構的資本配置,可能只求不違反全球普遍的人權原則。避免因永續議題造成聲譽受損,也是永續偏好的一種,此時不需要基於特定的信念考慮ESG議題對報酬的影響,可在投資組合中直接加入這項偏好。

瑞銀資產管理說明,永續性之所以難以定義,一部分原因在於其內容持續在演變,科學、媒體、法規,乃至全球和社會規範之間,錯綜複雜相互影響,造成每個人對於世界應有的發展,事情的輕重緩急,各有不同看法。其他的投資也有類似情形,沒有單一的投資組合能夠同時符合所有投資人的需求。價值型、成長型孰優孰劣,始終沒有定論;主動式、被動式投資也各有千秋。有些投資人可以接受低流動性,有些人則無法承受相同的風險,關鍵在於風險需求如何配合投資目標。

瑞銀資產管理進一步說明,永續性同樣也需要配合個人或機構的永續偏好,目前整個產業還不夠成熟,對這些偏好還沒有明確的定義。永續投資信念(例如:人權是不是重大財務議題,氣候風險是否反映於市場價格),與永續偏好(針對資本配置的偏好結果,例如不違反最低人權標準、避免破壞環境,甚至透過資本配置促成正向環保結果),往往混為一談。

廣告

瑞銀資產管理表示,個人和機構投資人都需要花更多時間和心力,釐清自己的永續偏好,有助於解決ESG的各種困惑誤解,找出最適合的投資組合,達到所有目標。然而,這項工作永遠不會「完成」。永續性就像法律,是一個流動的概念。近期的電影《法律女王》演繹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Ruth Bader Ginsberg的生平,其中有一段名言:「法官受到判例約束,但也不能忽略文化的變遷。法庭不會因一天的天氣受影響,但必然要考慮長期的氣候…。法律永無完備之日,需要持續修訂…,未來也一樣。」永續性持續在演變,投資人也需要隨之調整投資組合,確保永續偏好能夠反映投資受益人的偏好。

瑞銀資產管理認為,永續性不會有單一的解決方案,然而只要審慎管理,客戶多樣化的偏好也能促成創新,為客戶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我們有能力,也已開始因應投資人多樣化的ESG偏好,透過不同的投資組合,達成特定的結果。這個方式應該涵蓋主動式和指數型投資,乃至公開和私募市場。持續成長的影響力投資、永續主題策略,以及永續指數型和指數股票型基金(ETF)解決方案,都是實際的例證。除了傳統的ESG投資組合,剔除業務有爭議的公司,如今的投資人還能夠配置主動式或被動式投資策略,設定永續主題的目標,譬如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藍海經濟、循環經濟、廢棄物管理、營養、性別平等。投資主題還可進一步細分:舉例而言,投資人可以明確選擇涵蓋鋰礦曝險的ETF,這種金屬是電池的重要成分,對於淨零轉型不可或缺。

總結來說,永續投資的整體趨勢很清楚,資產管理機構要與時俱進,必須持續創新,並且更專注於個人化服務。唯有提供更客製化的產品、解決方案、客戶體驗,真正服務客戶,才不會被潮流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