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溫和,聯博投信看好美股下半年展現力道,品質選股更重要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今(19)日表示,並非所有景氣循環都以衰退告終,衰退與否對應的是股市不同風格與類股表現。在通膨相對偏高的環境下,品質選股更加重要。李長風指出,過去PMI落底並不是景氣衰退的良好領先指標,但PMI落底回升通常伴隨著強勁的股市表現,不同風格與類股的表現更是差異頗大。以1980年至今美股各類股在PMI觸底後表現為例,科技類股在PMI觸底後3個月的表現達9.6%,一年後可達21.0%;非核心消費類股在PMI觸底後3個月的表現達9.7%,一年後更達27.7%。

隨著聯準會今年可能只有一次降息,預期2026年政策利率才可望降至約3%水準,似乎暗示了零利率時代已成絕響。李長風分析,聯準會點陣圖預估的長期利率水準從3月的2.6%提升到6月的2.8%,加上美國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抵銷了限制性貨幣政策,聯準會短時間內恐無法將利率下調至疫情前水位。

在利率偏高之下,李長風認為更需要在投資組合中配置美股。他以S&P 500指數2024-2025年盈餘複合成長率12.3%為例,扣除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的3.4%,仍可獲得8.9%7的實質收益。李長風表示,投資人其實不應視通膨為洪水猛獸,溫和通膨環境反而有利股市表現。根據歷史經驗,通膨處於2%-4%時,美國股票實質收益約為8.1%,高於美國公債實質收益的3.4%。

李長風建議投資人以品質選股,也就是管理團隊資產運用效率較高、資產負債表較強勁並具穩健的會計原則,以及獲利較高、較穩定的企業,這類高品質企業表現相對在偏高利率與通膨環境中較有發揮空間。在產業配置上,則以科技、醫療、消費為主軸。不僅這三大產業成長仍較為快速,也是未來獲利展望自估較具韌性的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慧(AI)雖是目前市場的投資焦點,但並非所有與AI相關的標的都具投資機會,仍要謹慎選股。李長風以行動通訊為例,行動應用設施多由通訊基礎建設公司打造,但從中創造獲利的還是科技龍頭,顯示創新科技的基礎建設提供者未必是長期受惠者。此外,2023年迄今美股股價表現來源主要是AI技術提供者,後續股價表現是否會由應用者接棒,仍需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