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保育企劃組資源調查科科長 吳俊奇 衡量生物多樣性 國際剛起步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保育企劃組資源調查科科長 吳俊奇攝影/顏謙隆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保育企劃組資源調查科科長 吳俊奇攝影/顏謙隆

提升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都是目前企業關注的環境指標,但這兩項指標可能是有衝突的,假設只追求自然碳匯極大化,將本來的森林移除改種植單一速生樹種,這樣會降低生物多樣性,並非我們所樂見情形。因此如何找到合適的方法,可兼顧這兩個指標,甚至對兩個指標都是正向成長,是我們應努力的方向。

在指標的量化部分,自然碳匯係以二氧化碳當量為單一且明確的指標,包括所有減排及增匯措施都是以二氧化碳當量來衡量,至於要發展不同方法學就是要介定不同類型減排或增匯措施之成效,轉換成二氧化碳當量的計算方法。國際上有許多自願減碳認證制度,包括各國家自行建立或是國際NGO發展的制度,這些認證的原則差異性不大,強調MRV原則(可量測、可報告及可驗證),以及須具備外加性等等。

生物多樣性的效益較難被量化,其原因在於有關生物多樣性指標有非常多種,包含動植物、昆蟲、土壤微生物等許多類群,需要不同領域專業,到底需結合哪些指標?監測哪些類群?才能反映生物多樣性下降或提升,目前國際上才剛開始在發展,尚未像碳額度認證制度那麼成熟,但現階段看到英國或紐西蘭已有相關生物多樣性額度認證案例產生。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驊:明年H1海運賣方獨大
台灣電路板產值 估破8千億
明年Q4龍潭廠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