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季金融股打先鋒,銀行、投行業務兩樣情!?
Q1 美股財報季 4/12 開跑,而按照慣例金融股打先鋒,歷經通膨數據公布後的上下震盪,資金避開財報即將公布的金融股,再度集中科技類股,如何看待美股金融股財報,銀行、投行各業務要分開看!? 台灣金融股會受影響嗎!? 本文依序分析。
降息時點 Q1 大轉向,違約率上升 + 淨利差仍縮窄,預計銀行業務疲弱
下圖為高盛在 CPI 公布前 (3 月底) 釋出對 NIM(淨利息差)與降息的數據整理,留意到圖表中加上兩條藍線標示,分別對應 24Q1、24Q3。
在兩週前,24Q1 NIM 普遍投行預期就已經是持續持平 / 緩步下滑,預計等到 FED 確認降息後,會出現好轉,這主要是反應殖利率何時結束倒掛。
因此考量通膨數據公布後,降息時點轉為 24Q3,表中時程就要再往後推,因此對於銀行業務而言 NIM 不僅 24Q1 推測表現平淡,24Q2 的展望可能將伴隨降息預期的落空進而下修,加上高利率的維持,24Q1 貸款拖欠率上揚,呆帳準備亦可能上調,留意各銀行管理層的相關說詞。
股市創高、新創科技 IPO 陸續出籠,預計投行業務有望觸底復甦
如下圖所示,24Q1 全球各地區 IPO 呈現家數年減,但規模年增,而 IPO 多半為股市熱度的遞延指標,地區間差異相當大。
中國股市先前弱勢、估值不佳自然 IPO 減少,反之美股有 reddit 加持,後有快時尚 Shein 與多個科技 AI 公司可能上市,IPO 承銷業務與展望將觸底反彈,在股市創高之際,財富管理業務將持續成長,其餘併購等投行業務亦跟隨 IPO 觸底漸趨熱絡。
投資損益,股漲、債跌破今年新低,亦對銀行股較不利,未實現虧損擴大
綜合以上所述,對投行業務 / 非利息損益佔比高的摩根士丹利、高盛預計將相對受惠 (分別於 4/16、4/15 公布財報)。而高盛為道瓊第三大成分股,但比起商業銀行的規模,投行佔比高的金融股多半市值較小,對於指數的影響力有限。
以 XLF(金融類股 ETF) 持股權重為參考,波克夏第一 (財報季度與主流財報季錯開),權值股摩根大通與美國銀行,雖投行、商銀業務皆有,但投行業務占比小,兩者分則別於 4/12、4/16 公布財報。
另外,資產管理機構預計業績穩定,但尤其留意貝萊德 (4/12 公布財報),在發行比特幣現貨 ETF 後,規模突破 185 億美元的取代 GBTC 近在眼前,留意公司方對虛擬貨幣 ETF 的相關說詞。
對比於台灣金融股,更留意「美國投資級公司債」
台灣的金融股,近期也是撐盤要角,雖然並非近期發布季報,但是台灣的金融股會發布月營收、自結盈餘,因此對於即金融證券價格變動亦相當敏感。
台灣壽險為主的金控股,多半權值較大,因此台灣央行升息的影響,對金控股有限,主要壽險還是視投資部位的損益變動。
目前綜觀壽險投資部位,投入股市資金獲利高,海內外比例約佔 10%~20%,主要持有固定收益證券較多,金控股主流持有的海外債、國內債比例,多半保持 6:4 左右,並且海外債又以投資級公司債 / 金融債居多,美國公債比例並不高,因此在評價損益上,雖美國公債破底,但更關注的是公司債的補跌壓力 (公司債介於股市、國債之間,相對連動股市,但補跌時弱於股市、領先股市)
(撰文者:永誠資產管理處分析師 范振峰)
↓精彩影片
【美國非農就業指數造假?財報週&法說才是大重點!這集來談總經...】
填寫永誠資產管理處表單
【索取試算表】進擊台股 ETF 快速解讀熱門 ETF 持股
https://www.surveycake.com/s/KneRD
60 秒測試你的理財天賦有幾分?
https://quiz.big-econ.com/index.php?&QID=6
「永誠資產管理處」是全台合法擁有金管字號的證券投資顧問公司中「唯一首創資產管理的部門」,20 年深耕專營台灣各大科技園區,以認真、誠信思維提供客戶服務,讓努力累積財富的你,也可貼身感受理財管家的 VIP 價值。
沒有代理金融商品,不以商品銷售出發,減少你的財務漏洞!從資產配置出發,透過「專案客製化」、「服務精緻化」、「獲利系統化」,你不需犧牲時間體力,就能感受到資產提升!
「卓越投資研究團隊」加「頂尖財務顧問團隊」共同與客戶締造里程碑
▪立即加入 https://line.me/R/ti/p/%40asset88598
▪進一步了解資產管理處 https://www.ycam.com.tw/
▪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yongchengasset
▪觀看更多精彩影片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XhFwgxQL_LBuhK43YEqWmQ
▪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yongchengasset
本公司所分析個別有價證券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