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衛福部部長薛瑞元 談超高齡社會的照護與商機 銀髮友善住宅 未來最大內需產業

專訪衛福部部長薛瑞元 談超高齡社會的照護與商機 銀髮友善住宅 未來最大內需產業
專訪衛福部部長薛瑞元 談超高齡社會的照護與商機 銀髮友善住宅 未來最大內需產業

根據《財訊》報導,衛福部部長薛瑞元7月就職將滿周年,這位擁有醫師與律師資格的部長,對於超高齡社會應該關注的不健康餘命、慢性病預防,甚至銀髮友善住宅和科技力的整合,都很有想法。

文/劉軒彤

身著唐裝,68歲的衛福部部長薛瑞元走進會客室,面對《財訊》專訪的高齡社會議題,他笑稱自己正好是戰後嬰兒潮的初老族;還透露20年前擔任衛生署醫事處處長時,「我是全台灣第一個跟宏碁合作健康管理」,高齡科技的應用,他也不陌生。

不健康餘命 非指臥床時間

薛瑞元對高齡議題有切身感受、有期許,也看見高門檻橫亙在前;而首先他要澄清「不健康餘命」的概念。根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人口占比大於20%;在一系列的統計中,所謂的「不健康餘命」,往往被誤以為是「臥床時間」。

接受《財訊》採訪時薛瑞元強調,台灣發布的資料,是利用死亡人數及健保資料庫的住院、重大傷病、慢性病等不健康就診情形,進而估算國人的不健康率,再結合平均壽命計算不健康餘命。至於國際資料,通常是採用WHO(世界衛生組織)以及IHME(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的數據,而這兩大機構都是利用疾病負擔率來估算不健康的平均餘命。

台灣因為非WHO會員,因此薛瑞元摘錄了IHME的資料比較,以其計算方式,台灣的不健康餘命是9.62年,相對於80.31年的台灣人平均壽命,等於是一生中不健康年數的比率是12%。相較,日本平均壽命84.8歲雖然較長,但不健康年數也有10.96年,占比約12.9%;而挪威的不健康年數比率是14.6%、瑞典13.8%、丹麥13.8%,「跟全球先進國家比較,我們不算差」。

專訪衛福部部長薛瑞元 談超高齡社會的照護與商機 銀髮友善住宅 未來最大內需產業
專訪衛福部部長薛瑞元 談超高齡社會的照護與商機 銀髮友善住宅 未來最大內需產業

《財訊》也發現,至於北歐談的臥床時間,是針對嚴重失能,「與我們談的不健康餘命,是不一樣的」。那麼,台灣的平均臥床時間,到底有多久?薛瑞元坦言:「還沒做這個統計」。他表示,台灣2017年才建立長照資料庫系統,有了系統才重新開始做長照機構失能者、失能狀態等的評估。一般說的臥床,指的是失能等級7、8級,「國衛院有一個高齡研究中心,資料會逐漸出來;現在資料是有,下個指令也可以得到答案,但能不能更扎實?我想應該不用太久,就會有比較準確的統計比較或分析。」

廣告

外界特別關心失能、不健康餘命等問題,是因為深知「照護」耗費相當大的社會成本。政府從2007年開始,陸續透過長照1.0與2.0建立服務系統,卻也被批評政策過於偏向失能族群,而不健康的一群才是多數,資源應該要重新配置。

政策3方向 長照分級照顧

薛瑞元則用「超高齡社會,政府期待什麼?」來回應這個問題。以衛福部的角度,他說,第1個目標是縮短不健康餘命,只要有慢性病就算不健康,所以要做健康管理,還要推動健康生活、健康飲食、適度運動,「這也是這幾年我們推動銀髮健身俱樂部計畫的原始用意之一。」

第2個目標是延緩失能的時間,除了上述健康生活形態,還要加上疾病的管理,減少突然的急性發作。目前政府在醫療端有建立慢性病管理系統,健保也有相關計畫,例如代謝症候群的防治計畫,由基層醫師指導病人有系統地做疾病管理。「針對初老族,我們希望提供這些引導,相對來說國家不用花太多的錢。」

第3個目標則是失能的及時復健,以及減少依賴,「這就需要科技的方法協助。」薛瑞元特別提到,長照對象需要做分級照顧,不同失能程度有不同的環境,除了人力照顧給予協助之外;另一個關鍵就是環境改善,生活可以部分自理。「這幾年,我們在長照的部分,就是大力推動這種觀念。」

根據《財訊》報導,談到觀念改變,這位擁有醫師和律師「雙師」執照的部長,放大了他的音量,「我一直與內政部花敬群次長討論,他現在做的社會住宅是針對年輕人。但我說過一句話,未來銀髮友善住宅,會是最大的內需產業,而我們的房屋市場,還沒有體會到這一層。」

專訪衛福部部長薛瑞元 談超高齡社會的照護與商機 銀髮友善住宅 未來最大內需產業
專訪衛福部部長薛瑞元 談超高齡社會的照護與商機 銀髮友善住宅 未來最大內需產業

一對一照護 供需恐將失衡

薛瑞元的論調,還是得從目前推動的長照2.0經常受到批評開始;他感嘆,長照居家照護其實布建得不錯,但還是經常被批不好用,「什麼叫做不好用?因為感覺家庭的責任無法完全擺脫。」例如,就算有居服員陪著吃飯,但只是24小時的一小段,其他時間大家覺得還是需要家屬,「問題是,就沒有那麼多家屬呀!」

接受《財訊》採訪時,薛瑞元提到,台灣社會過去青壯年比率高,家庭支持人口多,如果各自有工作,就找外籍看護做一對一的照護。然而人口老化與失能者增加,外籍看護也不可能無限量供給,且供需不平衡價格會提高;同時間,子女數量愈來愈少,家庭負擔高;所以,一對一的照護不太可能普遍,「觀念非變不可。」

方式之一,就是讓失能者多一點自主照顧的能力,例如藉由輔具行動,或是白天到日照中心,接受一對多的照護;另在環境改善的部分,可以靠科技力介入,例如協助起臥的床、遠端關注長者動態、有巧思的輪椅、生理監測的穿戴式裝置。

但薛瑞元更想說的是:「台灣另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需要克服,我覺得政府需要去承擔。」他說的正是銀髮友善住宅。台灣有很多老人被困在沒有電梯的公寓,出入不便會減少社會參與,退化也更快;但目前國內投入銀髮住宅的並不多,銀髮友善住宅不是只有環境,還要伴隨很多服務。想想看,若有一個集合住宅有100位失能者需要服務,居服員就能像上下班一樣,固定到社區做服務,也能把交通時間省下來。

薛瑞元說,這樣的銀髮住宅應該以租賃為主,而不是買斷,因為混居不是不好,問題是年輕人與老人需求不一樣;若是買斷,有一天長者離世,繼承的年輕人認為某些服務用不上,不願交那麼多管理費,光是管委會就吵不完了。

立意良好,但是「現在建商還不習慣這樣的服務,租賃的經驗還不是很多,還沒辦法找出很好的經營模式。」薛瑞元坦言,他近日曾與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討論過,是否找一個社會住宅來試辦,但仍須進一步的規畫,「主要是商業模式還沒辦法完整。」

至於衛福部在其中的角色,薛瑞元顯然腦中早有想法。根據《財訊》報導,他說,這種住宅第1是建築的規畫,第2是物業管理功能要更進一步,第3就是衛福部長照醫療體系提供的服務,必須結合起來;第4最重要的就是財務面,「我認為,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財務設計。」

專訪衛福部部長薛瑞元 談超高齡社會的照護與商機 銀髮友善住宅 未來最大內需產業
專訪衛福部部長薛瑞元 談超高齡社會的照護與商機 銀髮友善住宅 未來最大內需產業

科技整合 問題在商業模式

另外,不管是降低失能依賴、健康管理、銀髮住宅,未來的高齡化社會,都脫離不了科技整合,薛瑞元說自己有很多機會與科技業者商談,「台灣不是沒有創新的能力,現在的問題還是回到商業模式,這是目前很難解決的問題。」

根據《財訊》報導,薛瑞元舉了切身的例子。20年前擔任衛生署醫事處處長時,他是全台灣第一個跟宏碁合作健康管理,「當時試辦加入的居民都非常開心,但是試辦是免費的,結束後1個月收費100元大家就不要了,計畫就終止了!」他感嘆,到現在還是這樣,試辦計畫都OK,開始付錢就不要了。

他說,很多廠商第1個訴求就是健保可不可以給付?「我覺得,如果廠商開發是以健保給付為導向,那大概就完了!因為健保是有限資源,除非是非常明顯的提升品質或是取代人力,否則要靠健保困難很多。」

台灣因應超高齡社會的整個生態與觀念的改變,是一項超大工程,薛瑞元要傷腦筋的事,真的還很多。…(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89期)

延伸閱讀:

別陷入一股10元的換算框架!破解彈性面額公司的3大投資迷思

晶心科砸大錢投資 挑戰安謀江湖地位!科技大廠表態相挺 RISC-V迎來轉機

印度頻頻招手台商「半導體」是關鍵字 上半年4團來訪 10月還有中央級官員接棒

帝寶推手出奇招 向和碩、宏碁請益AI!宏盛重押淡海後 轉型建築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