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訪影音】中山、高大合併鬧口水戰?!兩校學生親吐「最真實」心聲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衝擊高教版圖,繼新竹交通大學與陽明大學合併後,高雄的國立中山大學與高雄大學也在今年協商「合校」,不過對於校內共識及校名等爭議,讓兩校學生在社群上數度交鋒,對此,臺灣時報記者實際深入中山及高大,了解學生們最真實的心聲。

回顧這起國立中山大學與高雄大學合併案,二O一九年時兩校曾針對合校議題協商討論並召開多場說明會,不過仍因合併後「校名問題」無共識停擺。 直到今年二月,一名高雄大學身分的網友在PTT、Dcard貼上「中山大學」回覆高雄大學的公文,因涉及中山大學與高雄大學合併兩校合併,又讓兩校學生在社群上關注討論。

兩校合併學生真的願意嗎?記者在併校議題的說明會後,實地進入中山校園了解學生意見,我們發現,有不少中山學生認為「因為入學門檻有差距,併校會對原本考進來的學生不公平」,也有人擔心「讀書方法有差,在程度上會有些落差」,有趣的是,這個議題對於大四的學生來說似乎不太關心,甚至以幽默的口吻表示「現在填高雄大學就有機會晉升中字輩成員一份子」,另外也有學生表達「學校併校高大無礙是經費,現在就是向錢看」。

隨後記者也到高雄大學,詢問高大學生對於可能會領到中字輩畢業證書的想法,不過高大學生似乎不在意,有人認為「高雄大學學生的程度並不會比中山差」、「未來出社會看能力不是看學歷」、「有學習到東西才是最重要的,無論在哪間學校」。對於併校校名的議題,則有學生不捨表示「讀四年畢業如果不是拿高大的名稱會沒有歸屬感」、「縱使被併校,校名消失,但是高大的精神永遠存在」。

廣告

據了解,高雄大學目前約有六千多名學生屬於一般中型大學,而中山大學則是南台灣首要研究型大學,未來兩校合併面對教職員、學生等權益,都有許多空間討論。不過少子化衝擊,未來大學併校是勢趨,政府應該要正視相關問題,莫讓「臺灣大專院校整併」變成分裂校園的口水爭議。

【街訪影音】中山大學影片看這邊:https://youtu.be/u4VU5wgL-UM

【街訪影音】高雄大學影片看這邊:https://youtu.be/8z1kqOkTP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