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大好,美股投資人年齡往下降

【財訊快報/蘇彬貴】美股氣勢如虹,迫使來自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俗稱的「大摩」)的一位策略分析師,同時,也是華爾街知名的大空頭的威爾遜(MikeWilson),都不得不甘拜下風,並趕緊公開地承認自己有眼無珠、搞錯了投資的方向。威爾遜原本認為,到了2024年底的時候,標準普爾(S&P)500指數,將滑落至4500點的關卡。所幸即早承認錯誤(去年12月中的事情),要不,之後行情更是一路向上衝,面子恐怕更掛不住:2月23日的盤中,該指數最高更一度攀升至5111.06點的史上新高紀錄。不過,威爾遜也提到,目前美股乃是資金行情,與經濟基本面其實已經脫節了。



空頭棄械投降

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的估計,美國的機構及一般的投資人,擺放在貨幣市場(money market)基金的資金,累計已達5.7兆美元左右(相當於180兆元的新台幣)的歷史性新高峰。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2008年全球金融大海嘯爆發之後,美國聯準會(Fed)長期量化寬鬆(QE)所造成的資金氾濫現象。而這類的基金變現非常容易,因此,一旦未來美國通膨的數據持續改善、聯準會的降息有望,擺放在這類貨幣市場的資金,就可能進一步地被逼出來,流入股市及其它的債券市場。

根據過去的經驗,每回聯準會降息,都可以給市場帶來極大的激勵;2024又是美國第60屆總統的選舉年–預定於11月5日(星期二)舉行,而這也是投資人相信在此之前,聯準會將祭出降息的理由。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散戶鍥而不捨的精神:自2008年全球金融大海嘯爆發之後,美國的散戶已經從經驗中,學會了一件事:逢低就買,遲早都會賺錢。而如此的精神,於是將美股的行情不斷地往上推升。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幾年來,美國散戶的年紀有明顯下降的趨勢;現在連美國的青少年,擁有股票帳戶的人數也愈來愈多了。



勿輸在起跑線

不過,根據美國的法律,當地人未滿十八歲,並不能申辦證券帳戶;因此,這些青少年都是在家長協助下,先去辦理了所謂的「監護帳戶」(custodial account)(成年之後,就可以轉為正式的帳戶)。而這些青少年的父母,有些正是在美股歷史性大多頭行情中賺到錢的人。由於嚐到了甜頭,他們於是相信,投資愈早愈好,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以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愈早投入,往後獲利的機會的確愈大(但也必須做出正確的抉擇)。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早在11歲的時候,就已經涉入股市、從事小額的投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