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護國神山幕後英雄 陳文村自傳出版
若說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的幕前英雄是張忠謀,前清華大學校長陳文村可說是幕後英雄。培育無數臺灣資通訊人才的陳文村,親自一字一句書寫逾20萬字,厚達400頁的自傳《追求卓越之路—從農村到學術殿堂》近期出版,這本自傳可以窺見台灣資通產業的發展歷史。
由中華民國電腦學會、中華民國資訊協會、叡揚資訊及清大出版社昨(9)日舉辦《追求卓越之路——從農村到學術殿堂》新書分享會,邀作者陳文村校長分享他撰寫這本自傳的心路歷程,同時,該書也呈現陳文村校長於1976年從美國學成歸國後參與臺灣各項資通訊人才培育計畫,奠定了我國在資通訊、半導體領域的產業基礎。
陳文村校長是台灣資通訊先驅學者,他引進軟體工程,設計台灣第一部資源共享區域網路,協助教育部建置台灣學術網路,該學術網路也是台灣第一個網際網路(Internet)。陳文村校長出席新書分享時表示,從1980年代開始,個人電腦、網際網路、全球資訊網、行動通訊相繼問世並普及到社會各個層面,他很慶幸能以計算機(資訊)科學的背景,貢獻所學在資通訊教育與產業發展。
陳文村校長於1992年擔任教育部顧問室主任,擔任我國大學高科技人才培育重任,說服當時的主計處,讓顧問室經費用於教學改進,也重點推動通訊科技、超大型積體電路與系統設計等教育改進計畫,這項計畫對培養臺灣晶片設計人才功不可沒,20多年後的今天,讓臺灣成為舉世矚目的晶片設計產業重鎮。
台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出席新書分享會時也分享他目睹陳文村校長領導多項資通訊教育計畫對現今臺灣產生重大影響,奠定臺灣在半導體、IC設計等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張耀文更以近期他出國開會時,因為臺灣晶片製造實力,大幅提升國際地位,他說,過去美國人常常會把臺灣想成泰國,現在,一聽到來自臺灣,都大表讚賞臺灣科技實力。張耀文說,身為後輩,更能體會陳文村校長當時的高瞻遠矚,得以享受現今臺灣的光榮感。
叡揚資訊董事長張培鏞盛讚陳文村校長對事情的判斷力,張培鏞說,當年成立叡揚資訊在趕專案時,總以為請更多人來幫助專案完成,專長軟體工程的陳文村校長卻告訴他這時不能加入,因為已經夠忙了,若再加入新人,反而會分散戰力,這一見解,在經營事業30多年後,終能理解這句話的深意。
陳文村校長雖已退休,但他仍憂心臺灣高等教育在國際上之競爭力,他以近年兩岸清華大學經費為例,早在2012年時,北京清華的經費一年約台幣540億元,而三分之一規模的台灣清華只有60億元,懸殊很大。其次,陳文村校長也對目前臺灣人才培育缺乏跨域人才的教育方針,因此,他也預計將此次出版的所有版稅全數捐出來,同時再加碼100萬元作為「惜清獎學金」,嘉惠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