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良:老屋補強 費用高又不安全
工商時報【簡立宗】 2月6日發生在花蓮的強震造成了統帥大飯店等多棟房屋倒塌,根據當地民眾指出,統帥飯店早有進行過結構補強,騎樓中明顯增加了鋼柱的支撐,卻仍然造成飯店一樓結構崩解。對此,台北市老屋改建發展協會理事長暨土木工程技師胡偉良指出,老舊建築物的結構強度逐年遞減導致了建築物坍塌,補強建築結構只是爭取逃生時間,並無法加強抗震力。胡偉良強調,目前全台共有52萬處多的屋齡超過50年以上,耐震強度堪慮,只有加快老屋改建的實施才能根治耐震度不足的老舊房屋。 胡偉良說,在台南大地震之後,政院推出了「安家固園」方案,補助1999年底以前取得建照的私有住宅辦理耐震能力評估。之後內政部再於2017年5月發布「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鼓勵民眾去申請建築物結構安全評估,做耐震能力初評估,耐震能力初步評估每件6,000至8,000元,該部分全由政府出資補助。若初評不安全,續做耐震能力詳細評估,每件最高可補助40萬元,若需拆除重建,政府再對重建計畫之擬定每件補助5萬5,000元。 老屋體檢雖然可以向政府申請補助,但若要進行結構補強時,工程費用所費不貲,而且工程期間可能必須搬離原宅,對住戶而言並不方便,另外,大樓華廈的住戶眾多,更有不少人擔心評估後其他住戶不願意分擔補強經費,造成補強不成,住宅反而成為政府登記有案的「結構不安全建物」,因而影響房價。諸多因素讓民眾紛紛打退堂鼓,所以至今成效不彰。胡偉良明確指出,對4、5層樓的老舊建築物而言,補強改善常常只能做到保全生命,很難達到整體結構安全的改良,基本上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胡偉良進一步說明,改建才是最徹底而有效的解決辦法(保命又保財)。透過結構補強雖然比較容易取得實益,但因早期法規的不足、施工品質較差,結構補強後整體的安全性恐怕仍存有疑慮,且因為這類 建築物涉及較多的人口居住其中,住戶間要取得共識比較困難,可能有待政府介入才能化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