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在即?經濟學家:用第14條修正案固定債務上限可能是必要的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對援引第14條修正案(the 14th amendment)單方面取消債務上限的想法逐漸升溫。一位經常被白宮引述的經濟學家表示,這可能值得一賭。

「我的感覺是,我願意冒險」,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表達了這個看法。

Mark Zandi周三在接受Yahoo財經採訪時表示,如果兩黨談判未能解決危機,使用內戰時期的法律肯定會造成動盪,可能使美國陷入衰退,並肯定會展開法律鬥爭。

但他補充道,短期內經濟影響仍不會比國家債務違約嚴重。而且它可以永遠取消債務上限,將導致「對經濟帶來巨大的壓力。」

但如果政府在法庭上敗訴,「那就一團糟了」。

這些評論是在星期二在白宮舉行的一場激烈而無成果的會議之後發表的,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立即告訴記者,從長達一個小時的談話中,「我沒有看到任何新的進展」。

美國拜登總統於 5 月 9 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了眾議院議長Kevin McCarthy和其他領導人 (BRENDAN SMIALOWSKI/AFP via Getty Images)
美國拜登總統於 5 月 9 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了眾議院議長Kevin McCarthy和其他領導人 (BRENDAN SMIALOWSKI/AFP via Getty Images) (BRENDAN SMIALOWSKI via Getty Images)

關於援引第 14 條修正案解決債務上限危機的爭論,可以追溯到多年之前,並圍繞 1868 年批准的憲法修正案中的一條故事線展開。它寫道「美國的公共債務,被法律授權⋯⋯不應被質疑。」

該條款是在重建的背景下制定的,當時人們擔心同盟國會拖欠債務。 儘管如此,有人說拜登今天可以援引它來推翻 1917 年制定債務上限的法律。

在被摒棄多年後,圍繞債務上限援引第 14 條修正案的運動上周獲得了高調支持,當具有影響力的哈佛法學院教授 Laurence Tribe 在 2011 年反對這一想法後,他宣布改變主意。

廣告

拜登總統周二晚上證實,他的政府已經研究了第 14 條修正案,他特別提及哈佛法學院教授 Laurence Tribe 的支持,聲稱這一策略「將會是合法的」,作為結束債務上限僵局的一種手段。

總統曾在歐巴馬政府中與 Laurence Tribe 共事,但在此問題上只在一個方面意見不同:拜登堅稱,此舉可能無法解決當前的危機,因為它可能會因訴訟而陷入僵局。

共和黨人明確表示他們將強烈反對這一想法。McCarthy 周二晚上表示,此舉將像徵著總統的領導能力「失敗」。 參議院少數黨領袖 Mitch McConnell (R-KY) 周三提出警告說,「在沒有國會的情況下違憲行事不是一種選擇。」

迅速變化的談話也導致拜登及其盟友的語氣迅速變化。在上周五,拜登就援引修正案的問題告訴 MSNBC 新聞:「我還沒有到那一步」。

但到周二,總統承諾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測試這一策略。

Strategas Securities 政策研究董事總經理 Jeannette Lowe 周三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一種核選項,是擺在桌面上的,萬一緊急情況下的玻璃碎片選項。」

但它有很多缺點,她補充道,包括不確定問題是否已經解決。 她說,如果拜登援引修正案,「人們會談論我們是否違約。」

在隨附的視頻中,Jeannette Lowe 仍然樂觀地認為,華盛頓的領導人將達成協議,並且「正走在真正實現這一目標的軌道上」。

拜登總統周三前往紐約州北部,進一步討論債務上限,並在瓦爾哈拉的紐約州立大學威徹斯特社區學院露面 (BRENDAN SMIALOWSKI/AFP via Getty Images)
拜登總統周三前往紐約州北部,進一步討論債務上限,並在瓦爾哈拉的紐約州立大學威徹斯特社區學院露面 (BRENDAN SMIALOWSKI/AFP via Getty Images) (BRENDAN SMIALOWSKI via Getty Images)

拜登定於周五與國會領導人再次會面,因為美國越來越接近違約,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曾表示可能在未來幾周內發生。 如果兩黨未能取得突破,拜登和他的助手們可能很快就會考慮第 14 條修正案是否可能是一系列糟糕選擇中最好的一個。

Zandi 表示:「在所有的選擇中,第 14 條修正案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與鑄造一兆美元硬幣或發行新型債券等其他想法相比。 他補充道,嘗試完全取消債務上限「合乎邏輯」。

無論哪種方式,Zandi 警告說,隨著市場開始應對真正的違約可能性,來自商界的壓力可能只會在未來幾天內放大。

「一旦你看到一點點拋售,很快就會看到大量拋售」,他補充道「可能需要像這樣的事情才能點燃火苗才能達成協議。」

(本文譯自Yahoo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