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AI新創=年化收益100倍?Hugging Face D輪2.35億美元獲IBM參與

在宣布凍結 7,800 個職位招募,並預測 AI 和機器學習未來將取代近 50% 例行性工作後, IBM CEO Arvind Krishna 宣布將參與 AI 獨角獸 Hugging Face 新一輪的 2.35 億美元融資。這位 IBM 的 CEO 深信人工智慧將能改變現有的商業模式,並且融入任何一家公司。

這並不是 Krishna 首次與 Hugging Face 合作,這家估值 45 億美元的公司位於紐約,以開發開源機器學習模型而著名。

Hugging Face 是誰?什麼出身?

Hugging Face 初期是以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開發個性化聊天機器人起家,目標是針對青少年族群。2017 年在 iOS App Store 推出 APP 後取得 120 萬美元的天使投資,投資人包括 NBA 知名球星 Kevin Durent。

之後 Hugging Face 專注在自然語言理解的機器人相關訓練,並建構一個資料庫來儲存機器學習模型與相關資料集,並於 2018 年 5 月再獲得 400 萬美元的種子融資。

2018 年 11 月,Google 推出自然語言處理的預訓練技術 BERT ,成為自然語言領域開發者的關注焦點。

但 Google 只發表 BERT 的 TensorFlow 版本,Hugging Face 創始人之一的 Thomas Wolf 則著手開發並開源  Pytorch-pretrained-BERT,Hugging Face 至此正式站在走入 AI 關注者的目光並快速成長。

廣告

Hugging Face 從此專注在開源模型的建置,並將 Pytorch-pretrained-BERT 命名為 Transformers。

針對企業客製開發專屬的自然語言模型

2022 年 5 月, Hugging Face 拿到 1 億美元融資,參與者包括 Sequoia Capital 及 Lux Capital 等著名投資公司,估值也突破 20 億美元。Hugging Face 認為必須將少數人掌握的技術盡可能推廣給更多使用者,才能真正推動整個產業前進。除了開源社群,2020 年開始 Hugging Face 也開始針對企業開發專屬的自然語言模型,其客戶範圍廣闊,包括 Bloomberg、Qualcomm及 Intel 等知名公司。

今年 5 月開始,Hugging Face 與 IBM 開始合作開發名為 Watsonxai 的人工智慧工具,截至本月 IBM 已將約 200 個開源 AI 模型上傳至 Hugging Face 平台,其中包括與 NASA 合作,也是 NASA 的第一個開源 AI 模型。

Watsonxai 的本質上是一個工作室,將幫助其他公司開發針對其業務的特定人工智慧產品。在 5 月份 IBM Think 大會宣布此合作案時,Hugging Face 的 CEO Clement Delangue 表示透過建立合作夥伴關係,IBM 的顧問將能向有興趣使用 AI 的客戶提供 Hugging Face 的各種人工智慧模型。

除了 IBM,Microsoft 及 Amazon 也是合作對象!

除了 IBM 以外, Hugging Face 也與包括 Microsoft 及 Amazon 等科技公司合作。Amazon 的合作關係與 IBM 類似,AWS 的企業客戶可使用 Hugging Face 的 AI 模型,但不同的地方在於 Hugging Face 將使用亞馬遜的 Trainium 晶片訓練名為 Bloom 的下一個 AI 模型自家模型。

Krishna 認為人力資源部門將能夠透過 AI 模型讓人員生產力倍增,今年 5 月時他曾公開表示,在面對勞動人口逐漸萎縮時,AI 將在提升生產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最近接受 CNBC 的採訪時,他也表示 AI 在生產力方面的提高,能提昇人類的生活品質,因此他停止未來 5 年內近 7,800  個 IBM 的人力後勤招聘。

IBM 並非唯一投資 Hugging Face 的尖牙股,包括 Google、Amazon、Nvidia、Intel 及 Salesforce 等知名科技巨頭都參與此次融資。在拿下 2.35 億的最新融資後,Huggung Face 的估值達到 45 億美元,較去年 4 月成長了一倍有餘,也是目前年化收益的近 100 倍,這也反映投資者參與 AI 領域的熱情與積極。

UBS 在一份研究報告指出:

即使以年化收入的 100 倍投資一筆相對較小的資本,對IBM 來說是仍是一筆明智的戰略性投資,不僅能與領先的 AI 公司建立更深的合作關係,也能在這個快速變動的市場獲得相關資訊。

核稿編輯:湯皓茹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IBM要用AI取代旗下8000個實體職缺,海嘯第一波已擊中誰?
地緣政治日益緊張,跨國企業轉靠「生成式AI」緩解供應鏈壓力
你的評價不是「你」的評價?亞馬遜證實測試AI 代寫商品評價!
矽谷天使投資人Ron Conway號召AI規範會議,OpenAI、Google、Microsoft齊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