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父母養出啃老兒 親子溝通難爸媽好憂鬱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9日電)親子溝通不良,家長陷入憂鬱。精神科醫師施佳佐今天說,臨床觀察,近年「憂鬱」爸媽來求診的常見狀況包含過度寵愛、關注子女,養成啃老族,或有控制欲,太焦慮子女的未來。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上午在記者會分享,一名51歲男性近1年來憂鬱、提不起勁、無心工作、胃口差、變瘦、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焦慮愈趨嚴重,工作也常出錯。

就醫問診得知,個案的21歲兒子不適應外面的世界,只喜歡上網、宅在家,生活作息混亂,目前大學休學中。個案因過度關注兒子一舉一動,擔心他未來的出路,也無法釋懷兒子的失敗,想要掌控卻又無力,每日叨念不停,親子衝突不斷關係惡化,深陷憂鬱症之苦。

還有另一名70歲男性,退休後幫忙照顧外孫,近來憂鬱嚴重,食不下嚥、變瘦、失眠,整日憂心忡忡,也無法再照顧孫兒。原來是個案一直擔憂35歲的小兒子工作仍不穩定,每份工作幾乎做不到3個月,不是被辭退,就是以種種理由離職,最長曾有2年都沒工作。

個案也擔心兒子未來無法獨立,只要見面就會叨念,長期下來兩人關係不睦。近日父子又因工作問題爆發激烈衝突,兒子憤而離家,個案甚至有想讓兒子一起去死的念頭。

施佳佐表示,近年來不少父母求診,問題多出在親子溝通惡化,從一開始有溝沒有通,到最後直接吵架衝突不斷,問題一直累積卻無法解決,導致憂鬱成疾。

門診觀察發現父母有幾種現象值得省思,施佳佐說,有人過度寵愛兒女,容易養出啃老族;有的過度關注孩子,沒有自己生活重心;或過度焦慮兒女未來與成就:甚至有強烈控制欲,忽略孩子是獨立個體,需要適度的空間。

施佳佐提醒,當出現以下症狀,可能是憂鬱症父母高危險群,建議先自救尋求醫療資源。

症狀包含不由自主過度關注兒女一舉一動,以負向及懷疑態度過度解讀孩子行為。親子溝通障礙,頻頻衝突且狀況惡化,自我情緒失控,甚至出現想死或想傷害兒女的想法。或專注力下降、做事容易出錯、凡事提不起勁、容易和伴侶因為兒女事務意見不一產生爭執等。

面對新世代,施佳佐建議,父母應把注意力拉回自身,支持及肯定自己的努力,學習放鬆及紓壓,且放下對子女不切實際的期待,不要給自己過度的責任壓力。

與孩子溝通應該放下身段,不要上對下的溝通模式,而是正向的親子互動,增加輕鬆、幽默感,且淡化孩子的問題,不要針對性的放大處理,並學習相信孩子,建立信任關係,而非認定為孩子有問題。(編輯:方沛清)1081029

更多相關新聞
惡劣!34歲男不工作 花母退休金還射BB槍
休學繭居 高三生竟回:要等媽倒下才工作
喝酒就變樣!蛋商小開毆父母 聲押獲准
砍母男啃老18年 12道保護令難擋憾事
太臭才報警!啃老男將媽遺體裝垃圾袋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