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基本面》和泰車Q1再賺逾一個資本額;華碩應戰AI PC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2.411元兌一美元收市,升值0.2分,成交值為9.07億美元。

2.集中市場13日融資減為2895.75億元,融券增為248308張。

3.集中市場13日自營商賣超48.39億元,投信買超34.19億元,外資買超158.87億元。

4.車業龍頭和泰汽車受惠於本業及轉投資維持良好成長動能,再加上持有豐田股票股價大漲拉升金融資產評價利益,挹注首季獲利續居高水位,13日公告第一季再賺進一個資本額,單季營收720.66億元、年增6.06%,稅後純益58.85億元、年增16.23%,每股稅後純益(EPS)達10.56元,續創同期新高。

5.華碩首季財報擺脫庫存陰霾,本業獲利能力逐步回穩,第一季營收1,141.06億元,季增2%,年增11%,單季稅後純益54.47億元,季增39%,並較去年同期由虧轉盈,每股稅後純益7.33元。

6.半導體設備廠家登(3680)子公司家碩科技(6953)13日以每股216.8元掛牌上櫃,盤中股價最高上漲至298元,逼近300元大關,蜜月行情漲幅達37.33%。家碩第一季稅後純益0.51億元,年減1.4%,每股稅後純益1.87元,受惠今年半導體產業回升,市場預期該公司今年營運可望呈現雙位數成長。

7.驅動IC族群首季獲利受到價格擠壓,相關業者反映受到傳統淡季及陸系競爭對手不計成本削價,儘管新規格、新應用支撐營運,然進入第二季依舊感受壓力。龍頭指標聯詠(3034)率先對短期回溫澆冷水,認為消費電子需求回溫相對緩慢;天鈺(4961)也指出景氣仍尚未回來,不過會將透過電子紙與PMIC業務,帶動中長期獲利改善;敦泰(3545)坦言降價壓力持續,未來將以更豐富產品線應對競爭挑戰。

廣告

8.藍天電腦(2362)在品牌客戶端拉貨需求增溫,加上AI PC新品推出帶動,今年首季端出超亮眼成績,單季稅後純益8.3億元,不僅有倍數的年、季雙增,亦改寫近六年來單季新高。

9.長華*(8070)13日召開董事會通過第一季合併營收40.19億元,毛利率18%,稅後純益3.2億元,以每股面額1元之股數計算,每股稅後純益為0.48元。該公司預期,第二季營運可望逐步增溫。

10.自行車產業邁向復甦有譜,三雄巨大(9921)、美利達(9914)、桂盟(5306)近期營運報佳音,除巨大4月營收微減外,美利達、桂盟均已回到成長軌道,也是自2022年第四季爆發自行車產業庫存過高後,首度出現月營收正成長表現,讓法人對自行車產業的前景更加樂觀。

11.受惠軌道工程、捷運土木工及民間建築貢獻,欣陸投控(3703)13日法說會,表示旗下營建工程事業(大陸工程)至第一季底工程存量高達1,012億元,創歷史新高,營運動能無虞。

12.佳能(2374)13日舉辦法說會,總經理章孝祺於會中透露,隨著360度環景攝影機訂單持續增溫,以車載及邊緣運算等新產品進入量產階段,在高毛利產品加持帶動下,有望推升第二季業績。(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